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全國林草動態 > 地方林草要聞 > 正文 站內導航
[]

林改春風喚醒“沉睡”資源

媒體:中國網  作者:史揚帆
專業號:關注森林資訊 2017/7/12 15:28:25

福建省武平縣捷文村坐擁2萬多畝山林、森林覆蓋率達到84%以上,世代靠山吃山?,F如今,山照樣吃,但從砍樹變成護林護生態——全村164戶有102戶加入了村里的綠富合作社,每戶年均毛收入近16萬元。這一切,源于15年前他們領到的我國首批個人林權證。

“山定權、樹定根、人定心”,是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釋放紅利的一個縮影。這場改革不容易,也不簡單,帶有濃厚的問題倒逼和基層實踐色彩。因機緣巧合,武平縣萬安鄉捷文村成為了第一個“吃螃蟹”的村,喊出了“山要平均分、山要群眾自己分”和“耕者有其山”的響亮口號,成為了全國第一本新式林權證誕生地。15年來,武平林改敢闖敢試,改革發展碩果累累,歸根結底在于激發了林農的主體作用,喚醒了“沉睡”的林地資源。

受“中國林改百村調研項目”的資助,筆者2010年7月曾到武平縣開展過為期一周的田野調查,捷文村是我重點觀察的一個點位,回憶當初吃住在村里,深夜探訪林農,與捷文村的干部群眾促膝長談,依然歷歷在目,后來筆者的畢業論文也聚焦了捷文的林改經驗??吹健度嗣袢請蟆返拈L篇報道,不禁引發強烈共鳴與感觸。

福建,人稱“八山一水一分田”,林改前,巨大的林業資源與微薄的開發價值是極不匹配的。守著金山不致富,是當時捷文面臨的一大窘境,產權歸屬不清、主體經營錯位、激勵機制缺乏,林農對集體林不想管、不敢管,而村集體又管不住、無法管,導致盜砍濫伐現象嚴重,資源保護和利用率不高。偷砍盜伐,一味靠“防”是防不住的,還得在理順體制機制上做文章。

為此,捷文村邁出了關鍵的一步,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分山、分林,為確保家家戶戶都能分到林地,沒有采取對外招標轉讓的方式。山林“肥瘦搭配”,村民向村委會上交0.5至1.5元的林地租金,在林地所有權和經營權之間尋找到一個“均衡點”。林改后,捷文村沒有出現一起偷砍盜伐,林農保護山林的積極性持續高漲,毫不夸張地講,是“把山當作田來耕、把樹當作兒來養”。值得欣慰的是,在生態林保護、發展林下經濟等探索中,捷文同樣走到了前面。

林改如一道“春風”,活了林權、綠了群山、富了林農,一改以前“守著金山討飯吃”困局,讓農民手中的資源變成了實實在在的收益。從這個意義上講,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沉睡資本同樣可以變成活錢。

閱讀 256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