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部分典,7冊書,1500余萬字,囊括了中國古代森林資源及林業科技與文化的全部重要資料——2014年12月,在歷經了8年寒暑不輟的艱辛編纂之后,《中華大典·林業典》終于全部出版。這部皇皇巨著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集古代林業經典之大成的類書,也是有史以來林業領域最重大的一項文化工程。
《中華大典》是經國務院批準的建國以來最大的文化出版工程,2006年被列為國家文化發展綱要的重點出版工程項目,《中華大典》以現代科學分類方法,收集上自先秦、下迄辛亥革命的古代文獻資料,收書2萬多冊,總字數約8億字,是由當代專家學者編纂的新型巨大類書,《林業典》是業已啟動的24個典之一。
《林業典》分為《森林培育與管理分典》《森林利用分典》《森林資源與生態分典》《林業思想與文化分典》《園林風景與名勝分典》5部分典,其組織編纂工作由國家林業局負責,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林業大學原校長尹偉倫教授擔任主編,北京林業大學和南京林業大學負責各分典的編纂工作。
如今回首,從2006年的項目再次啟動直至2014年最終完成,八年的光陰悄然已逝,八年的艱辛歷歷在目。期間雖然經歷了編纂模式的改變、負責編纂工作的領導調動以及諸如編纂框架、內容的不斷修改完善、書稿的無數次反反復復修改補充等等諸多環節,但與最終的成功出版相比,所有的艱難困苦與付出都是值得和有意義的,回顧八年的編典經歷,收獲頗多。
多方的努力、支持與指導。從國家林業局、中華大典辦公室到北京林業大學和南京林業大學,《林業典》的完成是舉各方之力的成果?!读謽I典》的單獨成典并再次啟動,離不開國家林業局黨組的努力和支持。國家林業局原局長賈治邦親任工作委員會主任,分管林業宣傳工作的局黨組成員楊繼平負責具體指導,局黨組成員擔任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局有關司局主要負責同志擔任工作委員會委員,國家林業局宣傳辦公室具體負責編纂工作。八年磨一劍,雖然漫長的編典過程領導有所調整,但他們對《林業典》編纂工作的關心、支持始終如一。中華大典編纂委員會總主編任繼愈先生從一開始就對《林業典》寄予厚望,大典辦公室以伍杰先生為首的老專家們也一直給予我們指導、鼓勵和支持。伍杰先生不僅帶領大典辦的老先生們到我們的編纂辦公室來進行現場指導,而且多次親自出馬為《林業典》的編輯出版與鳳凰出版社進行溝通協調,先生工作務實,管理嚴格,特別是尊重學者的態度令人溫暖而感動。北京林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的校領導也從人力、物力、財力等各方面給予《林業典》編纂工作以切實的支持。
澤被學科發展的指導思想。在啟動《林業典》編纂工作之初,主編尹偉倫院士就確立了“以課題研究帶動學科發展”的指導思想,同時林業史研究方向繼續招收博士生,一批具有扎實文史哲知識功底的學生被招收進來,直接參與《林業典》的編纂工作。隨著編纂工作的進行,又進一步設立了林業史研究方向的碩士點,學科體系逐漸完善,培養了林業史研究新生力量,使林業史的研究具有可持續性。
年輕的編纂團隊。《林業典》編纂大膽啟用年輕人,《林業典》各分典的主要編纂人員,從主編到各總部負責人,當年大多都還是二三十歲的年輕教師或在讀博士生。盡管這支隊伍一開始受到了一些質疑,但外界的質疑極大地激起了這批年輕人的斗志,編纂領導班子的信任使這批年輕人在珍惜機會的同時多方向前輩請教,以飽滿的激情、充沛的精力和審慎的態度,將生命中最美好的八年時光傾注于大典的編纂工作?!读謽I典》的最終出版,便是對這段歲月最好的紀念。
以簡單方法處理復雜問題。因我國古代林業未自成體系,而更多被包含于農業之下,相關的林業資料也如散金碎玉般散落于浩如煙海的古籍之中。盡管《中華大典》已經有些分典出版,盡管林業史研究室的老先生們有一些基礎性資料遺留,但《林業典》的編纂工作終無先例可循。在廣泛學習、繼承創新的基礎上,最后我們確定了全員普查、分組編纂的工作路徑,在北京、山西、揚州、武漢、南昌、安徽等各高校設立了六個普查點。采用了最簡單的“剪刀加漿糊”的工作方式,并建立數據庫對整體工作進行統計和跟進。當年的《林業典》編纂辦公室就像個熱火朝天、干勁十足的大工廠,普查、復印、剪貼、錄入,老師和學生,大家分工合作,戮力合心、心無旁騖就想把事情做成。
人類從森林中走來,林業生態是我們祖先所處的主要生態環境。上下五千年,浩如煙海的林業古籍,不僅見證了中華先民們篳路藍縷開發利用森林資源的方方面面,同時也見證了中華先民們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可持續發展之道?!读謽I典》的出版,填補了一項空白,樹立了一座豐碑,完成了一個心愿。在發展現代林業的時代背景下,《中華大典·林業典》的出版意義尤為顯著和深遠:有利于總結林業的歷史經驗和教訓,推動林業的科學發展;有利于深化全社會對森林的科學認知,提高林業的社會影響力和戰略地位;有利于弘揚生態文明,積極促進人與自然和諧;有利于學者和有識之士開展學術研究,傳承和弘揚祖國極其珍貴的森林文化遺產。
作為編者,我們感謝時代,感謝機遇,同時也懷著忐忑的心情等待讀者的檢閱。
國家林業局宣傳辦公室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