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1nLMofqIr1FTjESfU3cTbw
原創 翟萌萌同學 植物之旅
觀察一朵蘑菇并不需要到太遠的地方去,家中的花盆里,或者樓下的草地上……,小世界就足夠豐富。
想象這樣一個場景:如果把一只考拉關在一個房間里,并且房間里堆滿了水果和谷物之類的食物,但唯獨沒有桉樹葉。
你覺得這只考拉會被餓死嗎?……也許會吧。
考拉是自然界中最挑食的動物之一,幾乎只吃桉樹葉。從來不需要大量腦回路去決定午餐吃什么,或者試圖啟動思考,判斷下別的東西能不能吃。
因此,它那沒有用武之地的大腦就逐漸地縮小了,小到無法填滿整個頭顱。
而與考拉不同,作為一個無所不吃的雜食者,人類最喜歡問的一個問題就是,“這個東西能吃嗎?”
面對自然界中那么多或許可以吃的東西,我們必須要將大量的心智用在感知和認知上,才能區分這些可疑的營養來源中哪些是安全的?
哪些是有毒的?或者什么條件下才是安全的?
這常常讓人類,以及包括老鼠在內的雜食者大傷腦筋,陷入兩難的境地。這個問題被稱作「雜食者的兩難」。
許多人類學家堅信,我們之所以會演化出如此大而精密的大腦,就是為了解決「雜食者的兩難」這個問題的。
而我們在面對野生的蘑菇時,則通常會加深這一兩難的處境。
毛頭鬼傘在開傘后會迅速自溶
「毛頭鬼傘」,作為一種城市草地上常見的野生蘑菇,光是聽這名字,就足夠讓人的想象力飛馳一會兒了。
除此之外,它還有個更誘人的名字,叫做「雞腿菇」。
可以栽培食用,但在食用時有許多限制。
比如,只能在幼嫩的時候吃,一旦菌褶發黑,變老之后就會有毒。而且食用前后都不能攝入酒精,否則就會中毒。
鬼傘屬的蘑菇在開傘后,其菌蓋都會自下而上迅速自溶,化作一攤黑色的汁液,觀之令人印象深刻。
毛頭鬼傘也不例外。而且,如果你愿意的話,也可以把這些自溶后的汁液收集起來,當作天然的墨汁來使用。
然后再利用這樣的墨汁,畫出一個新的毛頭鬼傘。
許多人會把蘑菇當作一種奇怪的植物。但實際上并不是,蘑菇屬于真菌。
真菌構成了生物中的一大界,與植物界和動物界一樣熱鬧非凡。雖然一直以來真菌都被認為和植物更相似,但其實它們與動物的親緣關系更近。
在中國菌物學會公布的數據中,全世界的真菌被估計約有220~380萬種,然而被描述的只有約15萬種,其中包括約4萬種的大型真菌。
大型真菌都擁有肉眼可辨「子實體」,而這些子實體就包含我們日常所說的蘑菇,它類似于植物的果實。
觀察蘑菇需要掌握一定的術語。
雖然我總是試圖避免使用專業術語。因為術語往往只在專業內方便交流,對外則很容易成為知識的壁壘。
但掌握適當的術語,會讓你看得更清楚。
知道什么是菌蓋、菌褶、菌柄、菌環和菌托,以及菌蓋的形狀,菌褶的疏密等,你會發現,不同蘑菇之間的區別變得更加明顯了。
所以,找到合適的術語,也是學會去看見的又一步。
除此之外,不同種類的蘑菇還擁有不同的氣味和味道。
經驗豐富的真菌學家在野外鑒定蘑菇時,如果可以確認采集的標本不是劇毒種,也會試著嘗一下它們的味道。
但要記住,嘗不等于吃。取一小片菌肉在舌尖稍稍咀嚼,分辨是否有苦味、辣味,或者味道溫和,然后再吐出來。
「大青褶傘」和毛頭鬼傘一樣,都是城市草地中最常見的蘑菇。
但大青褶傘毒性較大,會導致嚴重的胃腸炎型中毒,包括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所以它也被很多網友戲稱作「ICU菇」。
它應該是國內引起中毒最多的一種蘑菇了。
幼嫩時的大青褶傘甚至和毛頭鬼傘有些相似,導致常常有人會彼此混淆。
在今年4月,由我國毒蘑菇研究領域的幾位知名專家,圖力古爾教授、楊祝良研究員、陳作紅教授、李泰輝研究員和李海蛟研究員共同編寫的《中國的毒蘑菇》一書中。
包括毛頭鬼傘和大青褶傘等,共計509種常見的中國毒蘑菇都被收入其中,并給出相應的毒素成分、中毒機理、會造成哪種類型的損害,以及對應的診斷和治療要點。
雖然我國的可食用野生菌資源豐富,超過1000種。但毒蘑菇的多樣性也極高。
這意味著作為一個雜食者,人類必須要同時面對自然界最優厚的獎賞,和最險惡的冒險。
我們對野生蘑菇總是愛恨交織,有人害怕,也有人熱愛。
但我們與生俱來的觀察力與記憶力,以及對大自然的好奇心與實驗精神,也大多拜雜食這種特性多賜。
更何況很多蘑菇也都呈現出難以想象的形狀和顏色。有的可愛而優雅,有的詭異而離奇,看起來好像來自另一個星球。
每種蘑菇的手感也都不一樣,你可以試著摸摸它,觸碰蘑菇并不會引起中毒。
或者只是純粹的觀察,像老朋友一樣認出它們。
觀察蘑菇并不需要到太遠的地方去,家中的花盆里,或者樓下的草地上。小世界就足夠豐富。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