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全國林草動態 > 林草熱點聚焦 > 正文 站內導航
[]

國際濕地城市|江西南昌:“鄱湖明珠 鳥類天堂”

媒體: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作者:南昌市林業局
專業號:關注森林資訊 2022/9/12 20:56:25

今年是我國加入《濕地公約》30周年,11月5日-13日,《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COP14)將在中國武漢舉辦。

中國濕地資源豐富,濕地保護修復成效顯著。截至目前,全球共有國際濕地城市43個,其中中國13個,位居第一。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微信公眾號為您逐個介紹這些國際濕地城市。

微信截圖_20220912205250

城市概況

南昌地處五水之尾、鄱湖之濱,贛江穿城而過,擁有“一江三河串十湖”的發達水系,水域面積占比近30%,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水都·鄱湖明珠”。

自古以來南昌就被譽為“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之地。地處江西中部偏北,贛江、撫河下游,瀕臨我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西南岸。鄱陽湖、撫河及贛江入湖水系形成南昌生態的“核心”和“骨架”。城市的江河湖泊如阡陌縱橫,江湖關系的演變史鑄就了南昌城市文明的發展史。

圖片

南昌市青山湖濕地公園

濕地資源

南昌市天然水域及濕地面積約為12.6萬公頃,其中湖泊水面、河流水面共5.1萬余公頃,濕地(內陸灘涂)7.5萬余公頃,天然水域及濕地率為17.5%。全市有2處國際重要濕地(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江西鄱陽湖南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處省級重要濕地和5處省級濕地公園。

江西鄱陽湖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國際重要濕地

圖片

江西鄱陽湖南磯濕地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國際重要濕地

圖片

濕地保護

在歷年城市發展和建設過程中,南昌依托"一江十河串百湖"豐富的水系資源,科學布局城市高品質綠道,推動形成"九橫、九縱、八環"的城市綠道網絡體系;充分發揮南昌候鳥種群逐年穩定、種類日益豐富的優勢,持續擦亮南昌"候鳥天堂"名片。

全市累計投入 580多億元用于濕地保護修復,實施了玉帶河、象湖、幸福渠等系列濕地生態修復治理工程,通過截污納管、水系連通、自然岸線恢復、野生動植物棲息地恢復等措施,修復了受損的濕地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改善了城鄉人居生活環境,有效保護了鄱陽湖生態系統的健康。

圖片

江西鄱陽湖南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江西鄱陽湖南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3.33萬公頃,位于南昌市的面積有3.17萬公頃。保護區濕地生態系統完整,有我國極具代表性、典型性、完整性的內陸河口三角洲濕地生態系統,完整的濕生植被演替系列和穩定的濕地生境結構。其處在亞太地區東亞-澳大利西亞水鳥遷飛區內,是重要的水鳥越冬地和中繼站,每年為近90種、總數超過20萬羽遷徙水鳥提供棲息地。此處也是重要的經濟魚類產卵和育肥場所及長江中下游洄游性魚類的重要洄游通道。此外,鄱陽湖南磯濕地是鄱陽湖江豚主要棲息場所之一。

圖片

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2.24萬公頃,位于南昌市的面積為772.9公頃,其保護區管理局位于南昌市境內。是我國第一批列入《濕地公約》國際重要濕地名錄的6塊濕地之一。主要保護對象包括以白鶴、東方白鸛等珍稀鳥類為主的越冬水禽及濕地生態系統。每年在此越冬的候鳥主要有白鶴、東方白鸛、白琵鷺、小天鵝、鴻雁、白額雁等數十個物種,水禽數量超過國際重要濕地標準,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越冬白鶴種群所在地。也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大的鴻雁越冬群體所在地,每年冬季,數十萬只候鳥在此越冬。

閱讀 1629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