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林草產業動態 > 經濟林 > 正文 站內導航
[]

“兩山”理念的精彩實踐 云南打造核桃產業新高地

媒體:云南網  作者:張瑩
專業號:經濟林資訊 2017/10/10 7:16:55

“兩山”理念的精彩實踐 云南打造核桃產業新高地

2002年,云南大理州漾濞縣雪山河,一塊發現于河灘的核桃古木,改寫了我國核桃起源的歷史。

經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測定,早在2.6萬年前,漾濞就有核桃分布。也就是說,當公元112年,張騫從西域大漠駝馬嘶鳴帶回胡桃種的時候,西南漾濞江流域,大片的核桃林已經在陽光下,生長經年。

“兩山”理念的精彩實踐 云南打造核桃產業新高地

“兩山”理念的精彩實踐 云南打造核桃產業新高地

                             漾濞縣蒼山崖畫采果圖(網絡圖)

漾濞縣蒼山崖畫,一幅核桃采摘圖,被視為蒼洱文明的源頭。

仿佛大自然篆刻在歷史巍巍崖壁上的生命密碼,核桃樹綠蔭舒展過千萬年,今天,在世界深紋核桃起源的地方,在高原云南,一棵生命之樹枝繁葉茂——

經過20多年的潛心培育,云南,正在成為全球最大的核桃主產區。全省129個縣市區,90%以上種植核桃,貧困縣幾乎都在發展核桃,全省核桃種植面積達到4280萬畝,2016年核桃總產量達102萬噸,產值達305億元,主產區農民人均核桃收入超過1500元,云南核桃,種植面積、產量、產值均居全國之首。

“兩山”理念的精彩實踐 云南打造核桃產業新高地

                                      優質核桃

核桃,正在成為繼煙草之后,云南又一具有全國影響力,對全省社會、經濟、生態建設起到重要支撐作用,山區農民受益最廣、最可持續的生態產業。

占全省林地面積近10%的核桃,是“森林云南”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云南邊疆少數民族山區脫貧攻堅最重要的“致富樹”。核桃產業,是云南建設生態文明、實現跨越發展,探索生態型社會經濟發展模式,蓄積的重要“生態資本”、“綠色銀行”。

“兩山”理念的精彩實踐 云南打造核桃產業新高地

                          核桃種植富彝鄉 適志宏 楊訓波 攝(資料圖)

這是云南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爭當“生態文明排頭兵”的生動實踐。今天,站在全球最大核桃主產區的高度,云南省委、省政府心懷民生,審時度勢,全力啟動“云南省核桃產業發展行動方案”。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到2020年底,基本建成具有云南優勢、特色鮮明的核桃產業體系,實現核桃產業從傳統數量增長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云南正全力打造核桃產業新高地。

一棵核桃樹一條致富路

一個山區大省的堅定產業抉擇

 

“兩山”理念的精彩實踐 云南打造核桃產業新高地

 

                    成畝連片的核桃林富裕了山區百姓(資料圖)

蒼山西坡風景異。

端坐于秋天的高處,漾濞縣蒼山西鎮光明村委會,喜悅結在每一棵核桃樹上。光明核桃不愁“嫁”,今年收獲季一開始就賣到了好價錢。核桃大戶楊洪山給記者算了一筆核桃帳,一棵15年的核桃樹進入盛產期,平均畝產干果可達120公斤-150公斤,按今年22-25元每公斤的市場價,一畝收益至少有3000元左右,一棵樹收益至少可達300元。這是一座活在核桃樹上的村莊,光明種植核桃有3000多年的歷史,村里成百上千年以上的核桃樹處處可見。近年來,光明村大力發展核桃種植,林業部門和村里聯營創辦試驗林場、示范樣板林,鼓勵農戶利用常耕地種植。依靠科技,加強撫育管理,核桃樹下“生長”出了一座新“光明”。目前,光明村核桃種植面積達1.2萬多畝,人均100多株,年銷售核桃830萬元,人均核桃收入1.2萬元。光明做大“核桃文章”發展核桃仁初加工,在林下種植糧食、中藥材,發展生態養殖,其“云南漾濞核桃-作物復合系統”被農業部評選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充分利用自己特有的技能,光明村人組成了一支600人左右的核桃嫁接專業隊,每年春節后到重慶、廣西、四川、西藏等地從事核桃嫁接服務,“嫁接師傅走四方”人均收入達1萬元左右。今天,光明村古樹蔥籠的萬畝核桃生態園,已經成為蒼山西麓石門關省級風景名勝區“云上的核桃古村”,每年吸引約13.5萬游客慕名而來。光明,這個曾經地處大山深處,飽嘗苦澀生活,甚至經常遭遇泥石流的村莊,因一棵核桃樹變綠、變富、變美,變得聲名遠揚。同樣變美的,還有光明人的精神面貌,村里土地平整項目占到土地,大家沒有意見;脫貧攻堅,光明只有3戶情況特殊的人家列入建檔立卡戶。這片核桃最早眷戀的土地,今天正在成為云南核桃產業彰顯生態、經濟、社會效益,實現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的“美麗范本”。

一棵核桃樹一條致富路。金秋,走進收獲季節的云南,從莽莽烏蒙到巍巍高黎貢,從怒江大峽谷到滔滔金沙岸,那些山坡峽谷、田間地頭到處可見的核桃樹,每一棵都搖曳著幸福的故事,承載著大山的希望。

“兩山”理念的精彩實踐 云南打造核桃產業新高地

                    茂密的核桃林加工核桃產品(漾濞縣委宣傳部供圖)

這是一個西部山區大省堅定的產業抉擇。云南94%面積是山區,70%以上的農民居住在山區,山區群眾,特邊是邊疆少數民族群眾脫貧致富希望在山、潛力在山。多年來,云南省委、省政府始終把發展核桃產業作為綠色發展、推進山區綜合開發、解決三農問題、培育高原特色優勢產業的重要抓手,在組織領導、政策支撐、投入保障等方面,給予核桃產業持之以恒的高度重視和傾斜扶持。

核桃是云南的傳統產業,新世紀初已經形成了800萬畝的種植規模。2002年退耕還林工程全面啟動,云南目光高遠,把退耕還林當作生態產業來抓,開始實施以核桃為重點的生態產業建設。核桃產業既能發揮較好的生態效益,又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能夠在退耕還林中實現“退得下、穩得住、能致富、不反彈”。全省各級黨委、政府發揮退耕還林政策補助高、輻射帶動力強的作用,將核桃作為重要造林樹種和林產業發展的重點,種植核桃949.6萬畝,其中在荒山荒地上種植的137.8萬畝核桃,平均每畝收益達1269元。“十一五”時期,云南提出建設成為全國重要木本油料基地的發展目標,把核桃作為全省重要的“生態產業、富民產業”全力推進——省級財政累計籌集近1.3億元專項資金連續投入;積極爭取國家林業局支持,把核桃納入天保工程、防護林建設、造林補貼等重點工程的重要造林樹種,加大扶持;科學規劃、良種壯苗、示范推廣,全省確定101個核桃基地縣(市、區)……經過幾多曲折,高原云南,終于找準了最符合山區發展的產業路徑。今天云南以占全國半壁江山的核桃種植面積,成為對我國木本油料建設具有至關重要作用和顯著影響的核桃主產大省,隨著核桃基地陸續投產并進入盛果期,云南,正在成為全球最大的核桃主產區。

核桃樹高大挺拔,根深葉茂,有涵養水源、防風固土、調節氣候、降塵減噪和美化環境的作用,核桃生長的地方,能形成良好的生態系統,是理想的生態經濟型兼用樹種。4280萬畝核桃就是4280萬畝茫茫林海,這是云南生態資產中最具有可持續資源能力和可持續價值再生產能力的“生態資本”。這是云南20多年持續接力、潛心打造,為子孫后代蓄積的“綠色銀行”。

近年來,受國際國內經濟環境和核桃產量增加等多重因素影響,云南核桃干果價格一度回落,價格波動是客觀市場規律,然而,一如高原挺拔的核桃樹,云南核桃產業表現出強勁的產業帶動能力。云南核桃目前正在以每年數百萬畝的速度進入投產期,產業規模效應的突顯,使云南核桃總產值多年保持穩定的增長。云南核桃盛果期連片種植基地的單產平均為119.5公斤,畝均產值3000元左右。在全省脫貧攻堅的“上甘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208萬畝核桃,林下套種著中藥材、養殖著生態雞,正在“生長”著大峽谷脫貧的希望。在全省核桃主產區大理州,貧困縣中90%以上的農戶種植核桃,人均核桃收入達2500元,一戶農戶只要擁有10株盛果期核桃就能實現穩定脫貧。核桃是“懶莊稼”,種植核桃可以釋放大量的農村勞動力,相較其它農產業管護、粗加工成本低,一公斤干果加工成本僅8元左右,農戶種植利潤空間大。云南脫貧攻堅進入決戰時期,核桃已經成為云南山區規模最大、覆蓋最廣、惠及農戶最多的第一經濟林果,成為山區農民持續穩定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和脫貧攻堅的支撐產業。

閱讀 1093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