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是典型的煤炭資源型城市,也是全國重要的火電、煤化工產業基地。地理位置特殊,既是保障南水北調水質的重要區域,還是保障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 26)大氣環境質量通道城市,一定程度上對生態環保工作帶來巨大壓力和挑戰。今年以來,我市始終堅持把環境保護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民生工程擺上突出位置,強化底線思維、紅線意識,不惜代價、不遺余力落實各項治理措施,取得階段性明顯成效。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PM2.5平均濃度為51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20.3%,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6.17、改善13.1%;PM2.5濃度、改善率、空氣質量綜合指數三項指標均居京津冀“2 26”通道城市第1位。南四湖流域水環境質量連續15年得到改善,穩定達到地表水三類水質標準,為全國14個水質良好湖泊之一。人民群眾獲得感、滿意度及參與支持環保工作的積極性大幅提升,實現了經濟增長、生態改善、人民福祉的互促共贏。
堅持黨政同責
構建齊抓共管環保工作大格局體系
濟寧市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雙組長”的生態濟寧建設領導小組,統籌做好牽頭抓總、組織協調、調度督查等工作。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市長辦公會定期聽取環保工作匯報,市委、市政府各位領導常態化帶隊開展督導調度、明察暗訪,市人大、市政協多次開展特別視察、專題調研等活動。制定出臺了《濟寧市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環境保護工作職責》,市直部門按照職責劃分24條工作線分線作戰,各縣(市、區)也都建立了治污攻堅機構,將治污任務和責任分解落實到鎮街、村居、企業,構建起黨委領導、政府負責、人大政協監督、部門齊抓共管、市縣鄉村上下聯動的環保大格局。
堅持精準施策
建立行業技術導則治污管理體系
針對面源污染治理標準不統一、防治設施不規范等問題,濟寧市研究制定了21項大氣、水污染防治技術行業導則,并配套出臺了實施方案、考核辦法,作為行業環境管理的規范性文件強力推行,并根據國家及省對污染防治的新標準、新要求,3次對行業治污導則進行修訂和完善;按照“應納盡納”的原則,將污染源分類納入技術導則體系進行監管。建筑工地嚴格落實“八個100%”治理措施;煤礦企業、儲煤場全部安設了防風抑塵網,安裝360度旋轉攝像頭和在線監測設施164臺套。將省定燃煤電廠機組超低改造范圍擴大到10蒸噸以上鍋爐,全市176臺燃煤機組(鍋爐)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占總裝機容量的99.7%;取締或改造燃煤小鍋爐6006臺;強力推進“氣代煤、電代煤”工程改造62288戶。嚴控畜禽養殖污染。清理取締沿湖沿河畜禽養殖場953家,關閉搬遷禁養區內規?;B殖場550家、清理養殖專業戶6667個。
堅持科學監管
建立智慧環保與網格化有機融合體系
為實現環保工作粗放治理到科學治理,治標到治本的轉變,積極探索“互聯網 環保”新路徑,與中興通訊、清華大學簽訂合作協議,投入資金2.4億元,建設濟寧智慧環保監管平臺,在全國首創“城市大氣環保管家”決策支撐體系,建立動態更新的排放清單云平臺管理系統。按照“一網、兩線、三面、多點”的基本架構,建設濟寧智慧環保監管責任體系,既有14條黨政同責工作線,也有11個行業主管部門一崗雙責工作線。推動線上監控與線下網格化監管有機融合。
在線上,實現了對全市環境質量及污染源排放情況的實時監測、動態分析、不間斷管控。全市共新建覆蓋每個鎮街的空氣自動監測站155個、空氣自動監測微站175個、面源PM10監測點位928個、連接視頻設備4625個、GPS(或北斗)定位點4105個。在線下,設立縣級環境監管網格14個、鄉鎮網格162個,配備專職網格員918名,實現了監管全覆蓋、問題早發現、違法早處置。今年以來,網格員上報各類環保事件39384件,通過濟寧智慧環保監管平臺轉辦查處環保違規事件650件。
堅持問題導向
建立上下聯動的環保執法監管體系
濟寧市堅持“找問題、堵漏洞、補短板”的原則,先后組織開展了“百日集中攻堅”“利劍治污”“大接訪”“大快嚴”“地毯式”環保執法系列集中攻堅行動,對違法排污保持高壓嚴打態勢。去年以來,全市共行政處罰1.13億元,行政刑事處理154人。建立完善日常執法監管長效機制。制定實施部門聯動、異地執法、錯時執法、夜間執法等具體辦法。去年以來,全市環保公安聯合查處環境違法案件112件。每月開展一輪異地執法檢查活動,已組織開展16輪、立案查處環境違法企業200余家。對全市工業企業全面進行環保“體檢”。按照“鎮不漏村、村不漏企、企不漏項”的原則,對全市156個鄉鎮及所屬村居進行為期3個月的交叉大排查、大執法、大整改。對問題企業以“治病”整改為主,開出“環保藥方”限期整改;限期整改到位的,不再進行經濟處罰,不搞“一關了之、一拆了之”等“一刀切”措施。這一舉措避免了企業遭遇“斷崖式”關停,得到了大部分企業主的支持和擁護,推進了地方經濟實現綠色發展。
堅持鐵腕治污
建立責權明確的督查考核工作體系
強化環境問題督辦整改后督察工作,從市政府督查室、環保、公安等有關部門抽調專人組成10個工作組進行后督察,嚴查環保問題的落實效果和年度環保工作完成情況,對工作開展不力的移交紀檢監察部門實施問責。加大考核問責力度,制定實施《濟寧市環境保護工作問責辦法》、《濟寧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督查問責辦法》,去年以來,約談縣市區主要領導6人、分管領導30人、鄉鎮負責人38人,全市各級共問責497人。嚴格落實環??己?、生態補償等相關制度辦法,對各縣市區的環境保護工作情況和鄉鎮(街道)的大氣環境質量狀況,實行每月一考核、每月一排名、每月一通報。對全市環境空氣質量排名每月靠后的10個鄉鎮(街道)進行公開約談。
“利劍治污”行動
記者手記:綠色發展是時代的選擇,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我們必須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要堅定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在守護綠水青山中收獲金山銀山,在分享發展紅利中享受綠色福利,在解決突出環境問題中補齊生態環境短板。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構建適應綠色發展的環保體系,為子孫后代留下更多生態財富。決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一地的經濟增長。保一片藍天、還一江清水、留一方凈土,讓濟寧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共同開創全市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未來。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