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保護地動態 > 森林公園 > 正文 站內導航
[]

森林保護高等教育領域重點教材 ——《林木病理學》

媒體:學習強國  作者:內詳
專業號:會澤駕車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 2024/11/22 10:12:36

森林保護高等教育領域重點教材 ——《林木病理學》

《林木病理學》(第4版)

近日,森林保護專業高等教育領域重點教材《林木病理學》第4版由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全國新華書店發行。

一、背景介紹

森林是水庫、錢庫、糧庫、碳庫,做好森林病害防治,加強林業生態建設,對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具有基礎性、戰略性作用。林木病害防治是林業發展的命脈之一。在經濟全球化和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動植物商品跨界流動日益頻繁,以松材線蟲病、松皰銹病、落葉松枯梢病等為代表林業檢疫性病害呈現發生范圍不斷擴大、危害程度日趨加重的特征。

應對新變化、解決新問題,林業病害防治工作要堅持從教學、科研和生產實踐方面對防治對象加快建立新認識、形成新理念、創制新方法,充分認識加強森林有害生物基礎科研和教學對于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茖W有效開展森林病害防治工作,需要大量精通森林病害防治理論、方法和技術的高素質人才,加強森林保護高層次人才培養是我國林業高質量發展的當務之急。以森林保護、植物保護為主的本科專業建設迫切需要更新和完善教學內容,適時對教材進行修訂更新。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要立足新時代要求,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在此背景下,中國林業出版社針對森林保護學科建設需要,組織南京林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等十余所高等農林院校森林病害研究領域的近20位專家學者,由葉建仁、田呈明擔任主編,立足全面融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立德樹人、強化教材鑄魂育人功能、致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林業人才的總目標,開展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十四五”重點規劃教材——《林木病理學》的4版修訂工作。

編寫人員

二、內容簡介

該書作為森林保護專業的核心課教材,共分總論和各論兩部分??傉摬糠种饕榻B林木病理學的基本知識和原理,包括林木病害基本概念、林木病害的病原、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發生過程與侵染循環、病原物的致病性和林木的抗病性、林木病害流行和預測、林木病害防治等。各論部分主要介紹林木不同器官上病害發生發展的規律與特點,以及林木苗期、葉、枝干、根部等主要病害種類的發生情況、病原種類、發生發展規律和防治技術等。

該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各專業林木病理學的教科書,也可作為有關學科專業本科生或研究生學習林木病理學知識的參考書,還可作為廣大林業工作者獲取森林病害知識的重要參考。

目錄

目錄

目錄

目錄

三、教材特色

01 注重立德樹人和課程思政

教材編寫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注重生態文明建設和森林保護方面的要求,在內容上有機融入美麗中國建設、綠色防控理念等思政元素,旨在培養學生的科學家精神、創新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充分體現了教材在新時代背景下的教育理念和目標。

02 歷史積淀與時代傳承

自1981年初版以來,本教材始終緊密圍繞我國林業和林學學科發展的新形勢和新任務,不斷優化結構、更新內容、創新形式,保持了良好的科學性、先進性和可讀性,歷經3次重要修訂,已成為30多所農林高校的共同選擇,深受師生信賴,展現了經典教材的持久生命力。

03 知識與實踐深度融合

本教材在內容構建上,不僅涵蓋了林木病理學的基礎理論,還特別強調與實踐的結合??傉摬糠稚钊虢榻B了林木病害的基本概念、病原特性、侵染過程等核心原理,為學生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各論部分則針對林木不同器官的病害特點,提供了詳盡的發生規律和防治技術,使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緊密結合,增強了教材的實用性和針對性。

04 傳統教學與數字化出版創新融合

積極響應教育現代化的號召,采用融合出版方式,將數字技術與傳統教學內容相結合。通過二維碼鏈接豐富的視頻、圖片和思政案例等多媒體元素,為學生提供一個信息量大、互動性強的平臺,使抽象的病理學知識更加生動和易于理解,有效提升學習效率和興趣,突出體現了教材在教學方法上的創新改革。

05 學術前沿與實踐需求緊密結合

由經驗豐富的老中青三代一線教師組成編寫團隊,確保本教材在內容上既具有學術前瞻性又具備實踐指導性。教材及時反映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病害防控技術,結合現代科技如分子生物學和組學技術,更新了病原分類和防控技術,以更好地滿足當代林業教育和實踐的需求,體現了教材在內容更新上的創新。

四、數字資源展示

藻斑病病斑上生長的分生孢子器 (左圖)閔楠, (右圖)大葉青岡櫟(朱麗華 攝)

桃縮葉病 A.大量葉片發病情況 B-C.病葉癥狀 D.子囊層和子囊 (李會平 攝)

本教材的修訂出版不僅為我國高等農林院校森林保護相關專業教學工作提供了一部高質量的教材,而且為我國森林保護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保障,對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具有積極意義。

責任編輯:范立鵬 包曉琦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6927192695160875218&item_id=16927192695160875218&reedit_timestamp=1725530511000&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閱讀 1524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