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森林城市 > 創森動態 > 正文 站內導航
[]

茂名:南方日報報道|廣東茂名:持續擦亮綠色底板 生態福祉人人共享

媒體:南方日報  作者:內詳
專業號:茂名市創森辦 2022/11/24 15:24:00

近日,國家林草局公布了新一批26個“國家森林城市”名單,其中,包括茂名在內的廣東三市獲此殊榮。

從啟動創建“國家森林城市”起,茂名用6年時間成功讓“濱海綠城”名副其實。如今行走在茂名,三季有花、四季常綠;彩虹般的好心綠道,串聯起口袋公園、共享書吧、休閑驛站、沿江碧道;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彩鸛、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穿山甲、珍稀野生動、植物頻頻“亮相”……

“國家森林城市”是當前我國對一個城市在生態建設方面的最高評價。茂名作為一座石化工業城市,獲得這項“國字號”榮譽,意義非凡。其背后,不僅是持續多年城市顏值的改善和市民幸福指數的提升,更是走出一座工業城市的生態文明創新之路。

茂名三季有花、四季常綠。圖為茂名新福路。

強大合力??

推動全域播綠植綠

2016年,茂名率先在粵西地區提出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按照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的總體要求,貫徹“濱海綠城,好心茂名”的建設目標,確保各項生態工程高標準推進和落地,全面落實大地植綠、心中播綠的中心任務。

隨后,茂名開啟全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將森林城市創建延伸至森林縣城、森林小鎮、森林鄉村、森林人家等同步創建。在茂名市林業局局長曾春看來,茂名實行“政府主導,群眾參與,部門配合,上下聯動,整體推進”的創建機制,形成了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強大合力。

茂名市把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作為黨政“一把手工程”來抓,將生態建設上升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高度精心謀劃。茂名編制出臺了《廣東省茂名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2017—2030年)》,編制城市綠地系統、海岸線整治修復、全域旅游發展等10多份文件,舉全市之力大筆描繪“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民更富”的綠色畫卷。

茂名露天礦生態公園。丘立賀 攝

在大地植綠,要燃起心中播綠熱情。從2014年起,茂名市四套班子領導已經連續8年在新春上班首日開展植樹活動。2017年以來,茂名市共有1925.96萬人次參加義務植樹活動,植樹(折算)6302.92萬株,全民義務植樹盡責率達90%以上。

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以來,茂名創新“有喜事 來種樹”、露天礦生態公園樹木認種認養等形式多樣的義務植樹活動;開展植樹節、野生動物保護月、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等創森宣傳活動100多場;建成生態文化科普教育基地18處……

管綠護綠??

生態系統質量穩步提高

電白區河尾山自然保護區紅外相機拍攝到穿山甲在活動。

“看!是穿山甲!”9月19日,茂名市林業局向外公布一段在河尾山市級自然保護區拍攝的穿山甲活動視頻。

“這是時隔約7個月再次拍到穿山甲。”茂名市林業局高級工程師黃文志說,今年還在電白區沿海先后首次發現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黃嘴白鷺和彩鸛,“這是茂名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和城市生態系統取得明顯成效的標志”。

截至目前,茂名市已發現國家Ⅰ級、Ⅱ級重點保護動物29種,國家Ⅰ級、Ⅱ級保護植物27種。這是茂名始終堅持在發展中“造綠”,在“造綠”中管護、在管護中發展的一個縮影。

茂名組建全域覆蓋林長組織體系,全市共設置各級林長11708名,聘用護林員1876名,落實監管員3497名。建立“林長+警長”“林長+檢察長”工作機制,建立網格“一長三員”管護模式,實現了“樹有人種、林有人護、山有人巡、事有人管、錢有人出、責有人擔”的目標。

除了廣袤山林,海上森林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水東灣已成為全國最大的人工種植紅樹林恢復基地。圖為電白區水東灣海洋公園紅樹林棧道。張鵬飛 攝

近年來,電白區開展大面積恢復種植紅樹林,每年都會對新造幼林進行全面撫育,及時補苗和清理種植環境。自實行林長制后,更有專門的護林員對紅樹林進行巡查管護,做好日常監測,包括紅樹林資源監測、病蟲害調查與預測和保護區內鳥類監測等。

曾因圍海造陸、圍塘養殖遭到破壞的水東灣,如今變成全國最大的人工種植紅樹林恢復基地,先后建立電白紅樹林自然保護區、茂港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和大洲島濕地公園,構成完善的“海上森林”生態系統,是廣東省首批十佳觀鳥勝地。

綠化美化??

城鄉顏值提質增效

森林與城市融合,自然之美環繞生活足跡,這背后,更關乎實實在在的民生福祉。

構建城市森林生態圈。茂名堅持“綠隨路建”,新建環城林帶144.42公里,新建改造高速公路、國省道綠化帶705.92公里,完善提升水系林網91.01公頃,新建城鄉居住區綠道169.54公里,好心綠道成為全國首個貫穿中心城區的生態綠道。

茂名新建及品質提升一批公園綠地,構成星羅棋布的“城市綠肺”。圖為茂名新湖公園。丘立賀 攝

提升城區景觀顏值。2017年以來,茂名新建及品質提升露天礦生態公園、水東灣海洋公園、官渡公園、新湖公園、春苑公園等一批公園綠地,全市公園綠地面積達3356.09公頃,構成星羅棋布的“城市綠肺”。

深入開展森林鄉村建設。茂名累計完成鄉村綠化美化面積1239.84公頃、建設鄉村綠化美化示范點658個,全市鄉村林木綠化率達35.19%,建成“國家森林鄉村”55個、“廣東省森林鄉村”38個、“廣東省森林小鎮”5個,推動森林城市建設向鎮村延伸。

截至目前,茂名森林面積63.65萬公頃,林地面積53.29萬公頃,森林蓄積量3292.03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55.70%,城區綠化覆蓋率44.27%,道路綠化率96.6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8.16平方米。

在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期間,茂名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持續優良,多年位居全省前列,2021年空氣優良天數達標率全省第二。

如今的茂名,青山綠水交相輝映,山水林路碧波起伏,宛如藏在森林之中。真正體現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就是水庫、錢庫、糧庫、碳庫。

■縱深

激活森林資源潛能,打造興綠富民新引擎

茂名林業產值超200億

金秋十月,是油茶果采摘時節。清新的茶香,彌漫在廣東農墾紅陽農場油茶基地的上空,一顆顆如鵪鶉蛋大小的油茶果,壓彎了茶樹的枝條。工人在連片成排的油茶樹中穿梭采摘。

10月下旬起,茂名已陸續進入油茶采摘高峰期,油茶企業、油茶種植戶加足“馬力”忙采摘。據了解,截至2021年底,茂名市油茶種植面積31.34萬畝,油茶鮮果年產量4.52萬噸。

化橘紅中藥材產業發展基地成功入選廣東省首批林業特色產業發展基地。圖為化橘紅鮮果采摘時節,茂名化州農戶采摘忙。賴國武 攝

近年來,茂名立足資源稟賦和資源優勢,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和全面推行林長制為平臺,持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大力發展林業產業,大力推動特色經濟林、森林旅游、林下經濟等綠色產業發展,形成了多頭并進的林業產業發展格局?,F有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2家,省級林業龍頭企業12家,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2家,省級林下經濟示范基地6家,省級林下經濟示范縣1家,森林生態綜合示范園3家,省級森林康養基地(試點)1家,省級林業專業合作社示范社9家,廣東省林業特色產業發展基地3個。

茂名是全國最大的水果生產基地,荔枝種植面積和產量約占世界的1/5。電白沉香、化州橘紅、高州油茶、信宜鐵皮石斛等林產品牌初具規模。古郡風采等7條線路入選廣東省100條森林旅游特色線路,廣東茂名森林公園等7個森林旅游新興品牌入選廣東省100個森林旅游新興品牌。2021年,茂名市林業總產值達226.12億元。

【撰文】李陽詩 丁健

閱讀 6126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