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夜幕降臨,人類與眾多動物都會逐漸進入夢鄉,而植物總是靜靜地佇立在夜色中,植物晚上會“睡覺”嗎?
細心觀察就會發現,含羞草的葉片在夜晚會自然下垂閉合,到了白天再度展開;合歡樹的羽狀葉在入夜后也會“折疊”起來,使樹冠看起來更加緊湊。
合歡葉片白天和夜晚的不同狀態
(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
一些睡蓮的花朵也是白天開放、晚上閉合,羊蹄甲、酢漿草等植物的葉片也有類似情形。無論人工栽培植物還是野生種群,這種節律性的“睡眠”行為相當普遍。
酢漿草葉片白天和夜晚的不同狀態
(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
這種“睡眠”行為背后,隱藏著植物適應環境的獨特智慧。
首先,植物在白天展開葉片可以最大限度地吸收陽光,在夜晚閉合葉片則可以減弱蒸騰作用,減少水分損失,這種策略通過優化光能捕獲和資源分配,有利于植物在資源有限的環境中提高生存能力。
其次,葉片的夜間閉合有助于減少低溫對葉片組織的損害,還能降低被草食動物等取食的風險。此外,一些花朵的晝開夜合,是為了方便動物白天傳粉,在夜晚減少低溫和水分蒸發對雌、雄蕊等生殖器官的損害。
林奈花鐘,不同植物的花在一天之中順序開放
(圖片來源于網絡)
植物的“睡眠”行為,實際上是與其內部生物鐘協調一致的生理調節過程。植物生物鐘是植物內在的一種時間調控系統,它能夠感知和響應外界環境中的晝夜交替以及季節更迭,為植物的生長、發育等提供穩定的節律指導。
生物鐘的運行包括感知環境信號、生物鐘校準和做出相應生理反應三個主要步驟。
植物通過光敏色素等一系列“傳感器”感知光照強度、波長以及溫度變化等信號。這些信號被植物接收,隨后用于細胞內生物鐘校準。
植物是如何校準生物鐘的呢?植物細胞內有一個“核心振蕩器”,是由一系列相互調控的基因和蛋白質共同構成的復雜網絡。黎明時分,核心振蕩器接收到環境信號,激活一系列白天表達的基因和蛋白質;當夜幕降臨,“夜班”工作的基因與蛋白質便開始活躍。這些基因和蛋白質通過復雜的網絡相互作用,經過一段時間的循環重復形成穩定的晝夜節律。當然,還有許多其他基因和蛋白質參與協助植物核心振蕩器工作,使晝夜節律的調控更加精準和穩定。
核心振蕩器通過調控成百上千的下游基因來調節植物的生理活動。
例如,通過調節葉枕內薄壁細胞的膨壓變化實現葉片的晝夜節律性運動;通過控制氣孔開閉優化光合作用效率和水分利用;通過調控糖類和激素合成等代謝活動,使植物能高效利用一天中的資源。這些精細的調控機制不僅幫助植物適應晝夜節律,還使其能夠靈活應對環境變化,增強生存競爭力。
生物鐘分子系統簡單模型
(圖片來源:王雷)
植物的晝夜節律現象揭示了生物鐘在植物生理活動中的重要作用,它使植物能夠精確地安排生長發育、代謝調節等重要生理過程,確保這些功能在一天中最適宜的時刻進行。
從葉片的開合到花開花落的調控,植物通過生物鐘展現了高效的生態適應策略。這些策略體現了生命的智慧,也提醒我們,植物的每一種行為背后都蘊藏著復雜而深刻的自然規律。
作者 | 李青為
審核 | 王雷
本文于2025年6月6日首發于《人民日報》,作者略有修改。
END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