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地方林草動態 > 天津 > 正文 站內導航
[]

提升濕地保護“真功夫”

媒體:人民網  作者:張原 李寧馨
專業號:天津老家 2022/2/28 10:50:26

民盟天津市委會調研建議

提升濕地保護“真功夫”

天津市濕地面積達2956平方公里,七里海、北大港、團泊湖、大黃堡四大濕地自然保護區環津城而布四方,在維持區域生態平衡中起到重要作用。民盟天津市委會持續深入調研,對天津市濕地保護與修復工作建言獻策。

民盟天津市委會在調研中了解到,天津市濕地保護的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濕地界定與分類不明確、缺乏統一完善的生態修復準則及濕地仍然面臨退化甚至消失的威脅等方面。

“如濕地尚未納入土地利用分類系統,導致濱海濕地生態修復領域規范很難與其他各類用地規范協調統籌,向上難以對接上級土地修復、保育、整理計劃,向下難以指導各種具體類型的濱海濕地保護修復工作。”在調研組看來,由于濕地周邊地區人口經濟密度不斷上升,生態資源過度開采利用,導致生態濕地面積逐漸縮??;水體污染現象嚴重,濕地功能逐漸減弱;大面積鹽堿土中鹽類濃度偏高直接影響濕地環境和生態環境的發展平衡。同時,修復技術方法較為單一。

為此,民盟天津市委會建議,制定濕地分類分級標準和生態修復通用導則。尤其要制定涵蓋生態修復科學理念、生態修復工程全過程和指導性原則的規范文件。建立完善濕地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評價體系,確定重點監測點位和監測頻率,完善監測指標,使監測結果對濕地生態環境評估及修復工作更有參考價值。

“要堅持科技先導,強化理論支撐和技術保障。加大水質基準、區域特征、污染物形成機理的基礎研究力度,為因地制宜地開展濕地內源污染治理提供科學依據。要組建專家組,為濕地生態修復實踐提供理論支撐和技術保障,形成系統、科學、可實施的一整套濕地修復模式。”民盟天津市委會主委高玉葆告訴記者,濕地修復與保護要雙管齊下,以生態補償政策為保障,推進濕地管理信息化建設,實現濕地修復保護長效管理機制。在他看來,要在濕地自身恢復的基礎上強化人為輔助保護,盡快達到治理部分污染濕地的目的。依據濕地自然保護區“1+4”規劃進一步助推周邊河湖水體修復。

本文轉自:人民政協報

閱讀 438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