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地方林草動態 > 云南 > 正文 站內導航
[]

“兩山”理念引領林草業高質量發展

媒體:各地林草  作者:內詳
專業號:云龍縣林草局 2025/7/1 17:39:34

“兩山”理念引領林草業高質量發展

四川林草 2025年06月27日 15:24 四川

圖片

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安吉縣天荒坪鎮余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論斷。2006年9月27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國綠色時報》發表題為《建設新農村 林業肩負重要使命》的文章,深刻闡明了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辯證關系,并強調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指導林業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成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原創性、標示性概念,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國林草業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林業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主戰場。20年來,“兩山”實踐從浙江擴展至全國,從單一林業覆蓋到山水林田湖草沙整個生態系統,引領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推動林草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林草業發展擦亮綠水青山的底色。我國持續廣泛開展植樹造林、草原保護修復,深入推進天然林保護修復、退耕還林還草、國家儲備林建設等重大生態工程建設,森林資源持續增加,森林質量穩步提升。自2013年以來,我國森林面積凈增長超3300萬公頃,森林蓄積量凈增長超49億立方米,為近20年全球新增綠化面積貢獻了四分之一,成為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快最多的國家,人工林保存面積、草地面積均居世界第一。截至2023年底,我國森林覆蓋率超25%,林地面積達2.84億公頃,草地面積達2.63億公頃,林草地面積占國土總面積比重超57%。林草生態系統對維護生態環境穩定、應對氣候變化的作用愈發重要。實踐充分證明,山青水綠的關鍵在于林草業發展狀況。

林草業發展提升金山銀山的成色。林草產業涉及一二三產,涵蓋林上、林下、林間立體經濟空間,發展潛力巨大。截至2024年,全國林草產業總產值達10.17萬億元,其中經濟林種植面積、林下經濟利用林地面積分別為4666.7萬公頃和4000萬公頃,年產值貢獻分別超2萬億元和1萬億元。森林食物成為繼糧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農產品。同時,木材加工產業維持較大規模。全國人造板總生產能力約3.66億立方米,人造板產品產值約7640億元。隨著人工林樹種優質大徑材精準高效培育、家具大規模個性化智能制造、高活性木質素提取等新技術的應用,以及新型林機設備的投產使用,林草業新質生產力不斷被激活。人民群眾對林草生態公共品的旺盛需求,也催生了生態旅游與森林康養等新業態,生態旅游年游客量達27.6億人次,長期保持近兩位數增長。當前,全國直接從事林業產業人數超6000萬人,僅從事林下經濟從業人數就超3400萬人。林草業發展不僅是經濟綠色轉型的重要動能,也成為保就業、惠民生的重要支撐。

林草業發展創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各地積極探索創新生態效益補償、林地規?;洜I、林權融資等機制,吸引社會資本進山入林,打通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轉化通道,讓生態產品更豐富,綠色財富不斷增加,生態優勢源源不斷轉化為發展優勢,激活林業發展活力。比如,許多地方探索股金型、股權型“雙票”聯動機制,推出“林票貸”金融產品,實現林業資源資產化、資本化。通過搭建“e林通”數字孿生平臺,融合低碳與金融服務,實現林權、碳權數字化管理,構建碳普惠激勵機制,形成多維度、全鏈條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體系。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推進林地“三權分置”,不斷破解林地分散經營的困境。通過集體林地作價入股,流轉后實現規?;洜I,林農變股東享受分紅。推進林業投資融資機制創新,以項目化理念撬動大額資金投入林業生產。通過政策引導特色產業集群發展,支持和推動林業產業發展。

理論與實踐相互依存、互相促進。在“兩山”理念指引下,我國林草業錨定綠富同興目標,堅持擴綠、興綠、護綠并舉,積極推動森林“水庫、錢庫、糧庫、碳庫”聯動發展,促進提質興業利民,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共贏,以及生態美與百姓富的有機統一。林草業實踐為拓展“兩山”理念的理論內涵提供了豐富素材和強大動力。

新時代的林草實踐,彰顯“兩山”理念包容的系統觀。一方面,林草業從單一的資源管理轉變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多種自然資源要素聯動,形成覆蓋森林、草原、沙漠、濕地等多種生態系統的大治理格局,提高了林草資源使用效率、生態綜合收益,有效保護生物多樣性,增強生態系統穩定性,實現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林草業一二三產加速融合,產業鏈進一步延長,產業功能進一步拓展,產業附加值顯著提升,全面增強林草產業競爭力。

新時代的林草實踐,詮釋“兩山”理念內在的轉化觀?!皟缮健崩砟铌P鍵在于轉化。一方面,林草資源加速轉化為林草產業發展優勢。例如,我國油茶產業全面提質增效,種植面積即將超9000萬畝,產能達200萬噸?!耙灾翊堋毙袆映掷m推進,已形成從材用竹、筍用竹、紙漿用竹、纖維用竹,到竹材加工、竹家居、竹裝飾、竹工藝品、竹炭生產總規模4000億元的全竹產業。另一方面,林草資源自身加速轉化為林草資本優勢。例如,福建三明“林票”、內蒙古包頭“草票”制度探索試點實施,提升了集體林權流轉效率、暢通了流轉環節,增強綠色融資的靈活性,成為林草資源資本轉化的重要抓手。

新時代的林草實踐,揭示“兩山”理念深刻的共富觀。我國林草資源與經濟財富地區分布不平衡,綠水青山更多集中于鄉村,經濟發展成果更多布局在城市。綠水青山稟賦優勢多匯聚偏遠山區、少數民族聚居區,而人才、技術、資本要素多聚集于東南沿海地區。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完善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體制機制,通過區域生態價值補償機制將有效彌補城鄉之間、東西部之間、漢族地區與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的差距。脫貧攻堅時期,僅生態扶貧每年就吸納就業人口達450萬人,人均增加勞動收入1.5萬元。林草實踐為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實現區域間共同富裕提供了長效支撐。

在“兩山”理念引領下,我國林草業發展已形成各類要素充分涌流的大好局面。面向“十五五”,以“兩山”理念推動我國林草事業發展邁上新臺階,要把握好數量與質量的關系。通過重大生態工程做大存量,科學地營林造林做優質量。要平衡好保護與開發的關系。既要避免重復片面強調經濟效益的老路,又不能只談保護,完全限制林草資源開發。在不破壞林草生態系統功能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林草業支撐經濟發展、聯動帶農的潛力。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政府發揮主導作用,支撐林草提供更多、更豐富的生態產品,市場發揮資源調配決定性作用,升級林草生態轉化傳統路徑,探索更多可能性。促成人人向綠、人人護綠、人人享綠的新格局,使林草業成為富農惠民的重要支撐,推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圖片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所長 張海鵬

拓展閱讀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點分享

圖片

點收藏

圖片

點在看

圖片

點點贊https://mp.weixin.qq.com/s/B1-l9Pi2MSZrYT20nNPbuw

閱讀 96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