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地方林草動態 > 大興安嶺 > 正文 站內導航
[]

圖強林業局:“兩山”理念下的綠色蝶變

媒體:原創  作者:圖強林業局
專業號:圖強林業局 2025/3/24 11:22:01

圖片

文/王永紅

在祖國雄雞版圖的雞冠之巔,大興安嶺北麓,與俄羅斯隔黑龍江相望之處,坐落著隸屬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的國有企業——圖強林業局。這里總面積504680公頃,林木總蓄積39692044立方米,森林覆蓋率91.77%。近年來,圖強林業局深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理念,全力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生態 產業”深度融合,實現了從傳統林業模式向綠色發展模式的華麗轉身,成為踐行“兩山”理論的生動樣本。

圖片

△碧水 藍天 林海

厚植綠色根基 鋪就生態底色

1977年3月,圖強林業局因開發大興安嶺時“奮發圖強” 的口號而落地生根。從開發建設至2014年商品材停伐,為國家提供商品材1000余萬立方米,上繳利稅4億多元,在全國100家大型森工企業中占據重要地位,這是圖強人辛勤奮斗的成果。1987年“5.6”大火如惡魔般席卷圖強林業局,森林過火面積達41.96%,10年艱苦創業成果遭受重創??蓤D強人并未被災難打倒,他們迅速行動起來,開啟了漫長而堅定的生態修復之路。

1998年國家天保工程啟動,為圖強帶來新機遇。林業局借此大幅度調減木材產量,調整產業結構,推進企業轉型,逐步從以天然林資源采伐利用為主,轉向天然林管護培育和人工林經營利用。2014年全面停止商業性采伐后,更是把生態建設擺在首位。

圖強林業局精準規劃堅持依法治林,制定《圖強林業局林下資源保護經營管理實施方案》《圖強林業局營林生產管理辦法》《圖強林業局營林生產驗收管理辦法》等一系列制度,推進森林資源不斷向“增總量、提質量、升效益”的方向發展。依據不同森林類型和培育目標,確定了符合自身的經營模式。根據森林地塊實際情況,以縮短森林生長周期、提高林分質量為主,科學開展森調設計,制定可持續經營生產技術規程,嚴把生產作業質量關,嚴格執行“三級驗收”制度,確保高質量完成人工造林、補植補造任務。2014-2024年完成森林撫育284.66萬畝,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撫育面積5.21萬畝??萍紕撔乱矠閳D強林業局的生態修復工作注入強大動力。依托科技搭建林長制森林感知智能管理平臺,統一數據規范、加強數據賦能。將激光雷達、樹木生長反演模型等高新技術應用到生態修復中,搭建森林經營“一張圖”數字化網絡云管理平臺。如今,生態修復標準體系從無到有,森林撫育質量核查始終保持在全國前三名。

圖片

守護綠色家園 筑牢生態防線

圖強林業局全面實施“林長制”,織密山林守護網。將各級林長職責壓實到林間、地塊,實現林長責任網格化管理。目前,落實“林長制”網格責任區24個,局場兩級林長82人、管護員99人。同時,認真落實 “一長兩站兩員”,采取近山巡護、遠山管護、冬季流動巡護管護模式,形成從巡護到監督再到管理的責任閉環,構建起“林有人管、事有人做、責有人擔”的責任體系,真正以“林長制”實現“林長治”。

作為國家一類火險區,森林防火工作對于圖強林業局而言至關重要且極具特殊性。為此,林業局依據山形地貌建立了林火氣象自動監測系統,覆蓋全局的森林防火區域。綜合運用模擬超短波、數模一體、5G公網等技術,打造數字化通信網絡,不僅具備林火預警監測、火點定位、火情發布功能,還實現了周邊物資分析、蔓延模擬分析、撲救預案導航規劃、巡護員位置“一張圖”功能,推動森林防火工作從傳統數字化向智能化、智慧化轉變,大大提升了森林防火的科學性與高效性。

搭建林長制森林感知智能管理中心,通過“林長制智能管護系統”顯示屏、后臺、北斗資源管護APP以及林長微信小程序四個應用端,實現對巡護過程的全方位管控、實時定位、軌跡上傳、事件上報、視頻連線、數據統計、SOS 急救等功能。借助這些智能化手段,大幅提升了森林資源管理能力,實現森林面積、蓄積和覆被率持續“三增長”。同時,加強濕地保護與管理,積極推進濕地生態系統恢復工作,生態系統功能顯著增強,生物多樣性不斷豐富,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如今,在圖強林業局施業區內,各類野生動物數量逐年增多,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正徐徐展開,處處洋溢著生機與活力。

挖掘綠色潛力 實現生態增值

依托自身獨特的地理資源和氣候優勢,圖強林業局大力發展林下經濟,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致富之路。在眾多林下產業中,松杉靈芝產業發展尤為突出。在全局范圍內積極推廣地栽碼垛、覆土栽培、樹墩接菌等多種便于管理、產量高的靈芝養殖技術,有力地助力職工增收。目前,全局有松杉靈芝人工種植戶30戶,菌包160萬袋,仿野生松杉靈芝種植基地1個,產靈芝80噸,實現產值1280余萬元。藥膳同源的松杉靈芝,也成功入選黑龍江 “九珍十八品”名錄,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同時,各林場根據自身實際開展特色產業種養殖業,在二十站、奮斗、潮中和壯林4個林場種植草蓯蓉58公頃,形成上下銜接、全局一盤棋的良好發展局面,林下經濟成為職工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

依托大興安嶺集團共享工廠,對野生漿果、松杉靈芝等17款新產品進行精深加工,積極與產品超市、大型農貿市場、網絡平臺等建立緊密聯系,精準把握市場導向,靈活開展市場運作,有效規避市場風險,拓寬產品銷售渠道,延伸產業鏈條,實現了生態資源的高效利用與價值提升。

圖片

△松杉靈芝

點亮綠色名片 釋放生態魅力

因江水回流急轉而形成的獨特景觀“龍江第一灣”,憑借獨特的四季生態美景和“北”文化,先后榮獲“中國最美森林生態旅游景區”“中國最具特色旅游景區”“龍江最佳旅游目的地”等榮譽稱號。2023年12月,龍江第一灣成功晉升國家4A級景區,成為圖強林業局一張耀眼的綠色名片。

圖強林業博物館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科學技術部聯合認定為“首批國家林草科普基地”,成為大興安嶺精神傳承的文化符號。

九曲十八灣國家濕地公園保存了完整的大興安嶺沼澤濕地生態系統,濕地公園總面積4929公頃,濕地面積3971公頃,占總面積的80.56%。它孕育了豐富多樣的野生動植物資源,是寶貴的寒溫帶基因庫,2022年經國際《濕地公約》秘書處批準,該濕地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2022年11月“中國·圖強濕地論壇”在武漢舉辦,至此,大興安嶺九曲十八灣國家濕地公園——中國最北濕地走向全國乃至世界。

依托龍江第一灣、九曲十八灣的品牌影響力,林業局借勢相繼開發了烏蘇里卡倫淺灘、卡倫小鎮、樟子松林、黑樺林、比讓島、鎮北雄獅等一系列特色景點,并根據不同景點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發了森林探險游、極寒冰雪體驗游、找北尋蹤游、重走知青路、休閑采摘游、秘境仙蹤游等多元化旅游線路,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生態旅游業步入快速發展軌道,旅游收入持續增長。綠水青山“底色”愈發鮮亮,金山銀山“成色”越來越足,越來越多的人端起了“金飯碗”,吃上了“生態飯”。2024年,圖強林業局僅龍江第一灣旅游接待游客就達到了24.67萬人次,實現了生態旅游從“藏在深山人未識” 到“一朝出閨天下聞”的飛躍。

圖片

圖強林業局在踐行“兩山”理論的征程中,通過守護綠水青山、挖掘生態價值、探索綠色發展新路徑,實現了生態美、產業興、職工富的有機統一。未來,圖強林業局將繼續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不斷書寫“兩山”理論實踐的新篇章,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更多的圖強力量。

閱讀 613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