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國家公園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億萬人民踔厲奮發、勇毅前行。林業、草原、國家公園“三位一體”融合發展,林草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特別是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下,國家公園建設成為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的一大矚目亮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正逐步變為現實。
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制度創新
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制度創新,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推動的重大改革。
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建立國家公園體制,這是黨中央在對我國60多年的自然保護歷史進行全面總結的基礎上,借鑒國家公園建設的國際經驗,站在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戰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
2015年以來,我國陸續啟動10個國家公園試點,以探索國家公園建設如何更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同時,為構建統一規范高效的中國特色國家公園體制,中央加強頂層設計,先后出臺了《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關于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意見》等制度文件,逐步形成了生態保護第一、國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的國家公園理念,構建了國家主導、央地共建的管理體制,在管理體制創新、嚴格生態保護、社區融合發展等方面探索了做法,積累了經驗。
2018年,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組建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加掛國家公園管理局牌子,負責統一監督管理我國各類自然保護地,為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提供了制度與組織保障。
2021年10月12日,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峰會上宣布,中國正式設立第一批國家公園。第一批正式設立的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等5個國家公園,保護面積達23萬平方公里,涵蓋了我國陸域近30%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類。
10年來,國家公園體制建設取得重要成果,首批設立的國家公園生態保護成效顯著。三江源國家公園將長江、黃河、瀾滄江源頭區域全部納入了保護范圍。大熊貓國家公園將原分屬73個自然保護地、13個局域種群的大熊貓棲息地連成一片,全國野生大熊貓總數量的72%得到了有效保護。東北虎豹國家公園暢通了野生動物遷徙的通道,東北虎數量超50只、東北豹數量超60只。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雨林生態系統功能逐步得到恢復,近兩年新增了3只海南長臂猿,海南長臂猿的野外種群數量達到了5群36只。武夷山國家公園近3年新發現物種14個。
同時,局省共同責任工作體系基本建立。東北虎豹國家公園按照 “中央直管、央地共建、購買服務”的思路,創新建立“局省聯席會、協調推進組、工作專班”三級聯動工作體系,局省共同建立了措施清單,推動建設各項重點任務。國家林草局與其他4個國家公園也分別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以“一對一”形式召集相關省區召開了2輪共8次局省聯席會議,明確規劃編制、政策協調、監測監管、科普宣教、產業轉型等方面建設任務,形成了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法治護航國家公園建設
國家公園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將山水林田湖草沙作為一個生命共同體進行保護修復,將國家公園建設與地方經濟社會事業發展統籌推進,從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但如何保障和服務好國家公園開展建設,依舊是個需要持久研究的課題。
為確保中國特色的國家公園體制建設于法有據,國家公園保護管理有法可依,國家林草局積極推動國家公園法律和政策體系建設,先后出臺了《國家公園管理暫行辦法》《國家公園設立指南》,發布實施了5項國家標準和一系列行業標準。同時,在明確國家公園與其他類型自然保護地關系的基礎上,研究制定有關國家公園的法律法規。
2018年,全國人大將《國家公園法》列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二類立法項目。國家林草局在委托課題研究、組織座談會、深入實地調研的基礎上,廣泛征求國家公園管理機構、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和社會公眾意見,組織專家咨詢論證,經專題研究各方意見,形成了《國家公園法(草案)》。草案包含9個章節,對立法目的、機構設置、管理職責、規劃設立、保護管理、社區發展、公眾服務、資金保障、執法監督、法律責任等均作出規定。
生態保護與民生改善共贏共榮
與國外國家公園建立之初大多是無人區的特點不同,中國人口眾多,自然保護地內大多有人口分布,更需要處理好人與自然、保護與發展的關系。
在國家公園建設中,國家林草局堅持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相統一,不斷探索國家公園保護與發展模式,積極穩妥調處國家公園范圍內的歷史遺留問題和各類矛盾沖突,將園區生態保護與精準扶貧對接,鼓勵支持發展替代產業,推動原住居民生產生活轉型,讓原住居民在參與國家公園生態保護、自然教育、生態旅游服務等活動中得到真真切切的實惠,不斷增強原住居民以及周邊社區群眾對國家公園的認同感、歸屬感。
如今,首批5個國家公園通過設立生態管護員崗位,創新生態補償方式,已累計選聘4.94萬原住居民參與國家公園保護管理,讓原住居民吃上了生態飯。
在三江源國家公園,17211戶牧民實現“一戶一崗”全覆蓋,他們從昔日的草原利用者轉變為生態守護者和紅利共享者,戶均每年獲得生態管護工資收入2.16萬元,實現了生態得保護、牧民得實惠的雙贏。同時園區還開展自然體驗等特許經營項目,一些牧民經過培訓成為自然體驗師,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自然體驗者。
大熊貓國家公園組織遴選社區種植、加工類生態產品,進入“大熊貓原生態產品”系列,積極打造推廣“熊貓茶”“熊貓蜜”“熊貓山珍”等國家公園社區生態產品。
在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國家林草局會同黑龍江、吉林兩省啟動實施示范村屯建設、黃牛下山集中養殖、替代生計培訓等一批民生項目,實行發放政府性補償資金和引入商業保險“雙保險”,開通快速理賠通道,實現全域野生動物致害補償100%賠付;新建20個黑木耳提質增效基地,帶動部分農戶年均增收1萬—2萬元。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扶持發展食用菌、茶葉等替代產業,規劃生態游憩區,科學測算、有效管控訪客流量。
武夷山國家公園鼓勵引導茶農開展生態茶園改造,建設混交茶園4050畝,促進茶農持續穩定增收,公開選聘1400余名村民從事生態保護、旅游服務等工作。
建設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是一項偉大事業,也是一項全新工作,任重而道遠。國家林草局(國家公園管理局)組織中科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科研院校,在全國自然保護地體系研究基礎上,綜合考慮我國自然地理和生態功能格局,按照建立全世界保護規模最大、自然生態地理特征最多樣、保護價值最高的國家公園體系要求,編制《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逐步把我國自然生態系統最重要、自然遺產最精華、自然景觀最獨特、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區域納入國家公園體系嚴格保護起來,守護好我國最美國土。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