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地方林草動態 > 河北 > 正文 站內導航
[]

河北:在植樹節這一天吹響向綠色進軍的號角

媒體:綠色中國  作者:內詳
專業號:關注森林資訊 2020/3/12 12:37:02

從2007年,河北省省委常委會專題研究義務植樹工作,并做出了每年全國“兩會”結束后的第一個星期六為省級領導義務植樹日的決定。

從那一年起,河北省四大班子領導每年在植樹節這一天幾乎全員參與義務植樹活動。

省級領導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率先垂范、創辦綠化點,親自參與制定方案,協調解決實際困難和具體問題,真正起到了示范作用,激發了全社會參加義務植樹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

義務植樹是一種活動方式,也是一種宣傳形式,河北在植樹節這一天吹響了向綠色進軍的號角。

文/田桂蘭 徐赤峰 孫閣

全民義務植樹已成為推進國土綠化事業的重要力量,在義務植樹運動的有力推動下,燕趙大地舊貌換新顏,昔日的大片荒山、荒地披上了綠裝。

河北省始終把開展全民義務植樹工作作為提高城鄉綠化水平、改善生態環境的的重要途徑,通過多種形式宣傳發動,極大地激發了全社會廣大干部群眾廣泛參與義務植樹的積極性,有效地增強了全社會綠化意識、生態意識和責任意識,全面提升義務植樹盡責率,有力推動河北省造林綠化工作蓬勃發展,為建設美麗河北做出了重大貢獻。

40年來,全省累計參加義務植樹人數達12億多人次,植樹41.55億株,建立義務植樹基地9800個,開展大型省會義務植樹活動40多次,1000多名省軍級領導、4000多名廳局長參加了省會義務植樹,全省森林覆蓋率由80年代初的9.64%提高到目前的34%,森林面積達到9618萬畝,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4.23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和綠地率分別達到41.57%和37.97%。全省森林覆蓋率由80年代初的9.64%提高到目前的34%,森林面積達到9618萬畝。

開展義務植樹的背景與意義

1981年12月13日,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作出了《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1982年2月,國務院制定《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實施辦法》,對全民義務植樹運動作了進一步具體規定。

1982年1月河北省綠化委員會成立,省長李爾重任主任,副省長岳宗泰、王克東等任副主任,辦公室設在省林業局。2月省政府下發《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通知》,李爾重主持召開河北省綠化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宣傳工作意見》和《河北省關于開展義務植樹運動的實施細則》。

△義務植樹從娃娃抓起

1983年3月,省教育廳發出《關于在植樹節前后對學生進行義務植樹教育的通知》,省總工會、團省委、省婦聯共同發出《動員職工、青年和婦女積極投入全民義務植樹的倡議》。

1986年3月,省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頒布了《河北省全民義務植樹條例》。從此,義務植樹運動以其特有的公益性、全民性、義務性、法定性在燕趙大地上蓬勃開展起來。

2007年3月,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修訂通過《河北省全民義務植樹條例》。

2017年5月26日,《河北省綠化條例》在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上審議通過,2017年9月1日起施行。

《條例》的頒布實施,使河北省義務植樹在頂層設計、規范內容、支撐保障方面實現了重大歷史性突破。義務植樹運動不僅開創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具有河北特色的國土綠化之路,也為全社會大力弘揚生態文明、攜手共建美麗河北提供了有效途徑,是河北國土綠化史上的一大創舉。.

河北省把義務植樹活動當作一個抓手和契機

注重宣傳教育,動員廣大公民參與。宣傳發動是搞好全民義務植樹工作的前提。河北省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始終把廣泛開展義務植樹宣傳教育,組織動員廣大適齡公民踴躍參加義務植樹活動作為一項重要措施來抓,注重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地開展有規模、有聲勢、有影響的宣傳活動。

一是注重宣傳內容的實質性。從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高度,廣泛宣傳黨和國家關于義務植樹的各項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廣泛宣傳國土綠化在改善生態環境、美化家園、優化投資環境方面的重要意義,廣泛宣傳義務植樹的法定性、全民性和公益性,廣泛宣傳義務植樹的先進典型。每年河北省都對榮獲國家、省綠化先進的單位和個人進行大張旗鼓地宣傳,以鮮活的事例激勵廣大公民的綠化熱情。

二是注重宣傳對象的全面性。在重視對大眾宣傳教育的同時,也注重對各地、各部門領導的宣傳,做到對上、對下宣傳兩頭抓。針對不同宣傳對象,確定不同宣傳內容,做到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力求形式、內容、效果相統一。

△駐冀官兵參加義務植樹

三是注重宣傳形式的靈活性。除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新聞媒體經常宣傳報道外,各地還利用標語、宣傳車、宣傳單、咨詢、自編自演文藝節目等形式進行宣傳。通過豐富多彩的義務植樹宣傳教育,有效地增強了全民綠化意識,改變了觀念,牢固樹立了綠色就是資源、就是財富、就是生態、就是文明的理念,在全社會形成植綠、愛綠、護綠、興綠的濃厚氛圍,推動了義務植樹活動深入持久地開展。

健全管理體制,強化行政推動力度。一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規體系。為推動義務植樹運動深入持久地開展,河北省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1982年,通過了《河北省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實施細則》,1986年頒布了《河北省義務植樹條例》,1990年做出了《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動員社會力量加快發展林業的決定》,2003年做出了《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林業跨越式發展的決定》,2007年重新修訂了《河北省義務植樹條例》,2017出臺了《河北省綠化條例》,進一步強化了省綠化委員會職能、理順了義務植樹組織管理體制、豐富了義務植樹盡責方式、規范了管理程序、強化了有關法律責任,確保全民義務植樹順利開展。

二是加大行政推動力度。河北省一直堅持實行領導干部任期綠化目標責任制,層層簽訂綠化責任狀,將義務植樹和國土綠化工作切實納入各級政府和各部門的重要議事日程,將領導的政績和綠化成效掛起鉤來。

三是建立綠化組織領導機構。1981年河北省成立了綠化委員會,辦公室設在省林業局植樹造林處,兩塊牌子一套人馬。每逢政府換屆,河北省都及時對綠委會進行調整,以保障充分發揮綠化委員會的職能作用。隨著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深入開展,河北省不斷充實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力量,2004年,省綠委辦獨立設置,專門負責義務植樹、部門造林、企業造林、民營造林、綠色通道、環城綠化、村屯綠化及評比表彰等工作的組織與協調,編制6人。各地、各部門也加強了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力量,或獨立設置或增設專職辦公人員。

△專業造林隊

四是認真開展評比表彰。為進一步把全民義務植樹運動和造林綠化、生態環境建設更加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1999年3月10日,河北省綠化委員會、河北省林業廳、河北省人事廳、河北省總工會決定設立“河北省綠化獎章”,對全省各地、各部門在義務植樹和造林綠化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進行表彰。河北省綠化獎章每三年評選一次,每次共評選100名,其中,設區市及以下單位綠化獎章獲得者,享受設區市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待遇;省直部門(系統)綠化獎章獲得者,屬于公務員的給予記二等功獎勵;屬于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給予記功獎勵。

活化盡責形式,提高公民盡責率。40年來,河北省本著“注重實效、不搞形式”的原則,因地制宜,不斷拓展、活化義務植樹的實現形式,豐富義務植樹內涵。從到現場參加義務植樹勞動的單一形式向參加勞動、以資代勞、愛綠護綠、認種認養等多形式發展,提高了義務植樹盡責率。一是發動社會各界通過建立各種形式的紀念林,履行植樹義務。營造了公仆林、巾幗林、幼兒林、家庭林、夕陽紅林、共產黨員林、青年林、五四林、三八林、記者林、勞模林、八一林等形式多樣、特點突出的紀念林,既活化了義務植樹形式,又提高了公民義務植樹的盡責率。

二是倡議認建認養綠地樹木。組織大中城市的居民到幾十里外的地方植樹,這種“兵團式”集中作戰方式越來越不適應當前形勢,而認建認養公共綠地樹木由于便利可行而為廣大城市公民所認可,既解決了組織管理難題,又為公民盡植樹義務提供了便利。城市居民認建認養綠地樹木方興未艾,充分體現了現代文明的時代特征。

三是多方結合、互為推動。將義務植樹與農民增收有機結合起來,暨活化了義務植樹形式,解決了義務植樹場地,又解決了工程造林勞動力,取得了較好效果。

創新造管機制,確保綠化建設成效。河北省認真研究義務植樹工作面臨的新形勢,積極探索市場經濟條件下義務植樹工作的新路子,在創新機制上下功夫,取得明顯成效。一是創新管理機制。多年來,省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積極推行“定地點、定單位、定任務、定時間、定獎懲,保成活、保管護”的“五定雙保”責任制。積極探索組織管理新機制,通過建立領導義務植樹基地、寄發《義務植樹通知書》和部門單位承包庭院綠化等新舉措,使組織管理工作不斷躍上新臺階。二是創新造林機制。義務植樹工作從春季一季突破為春、雨、秋、冬四季,拓展了盡義務的時間,使義務植樹經?;?,提高了公民盡責率。張家口市為改善城市環境、提高城市品位,把環城的兩山綠化作為義務植樹的主戰場,創建了“組織部門牽頭、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帶頭、市綠化委員會辦公室規劃指導、社會各界和廣大干部群眾積極參與、各部門單位分片承包綠化”的新機制,取得顯著成效,加快了環城山的綠化步伐。三是創新管護機制。為提高義務植樹成效,確保綠化成果,河北省把義務植樹林地通過拍賣、租賃、招標承包、股份合作等方式,明確林地權屬,明晰林地經營主體,不栽一棵無主樹、不造一畝無主林,通過確權讓利,充分調動了群眾植樹造林積極性,加快了義務植樹林地使用權流轉步伐。

△提高林果產品的附加值,讓民生大業助力河北經濟騰飛

培樹精品基地,展示義務植樹成果。為使義務植樹運動開展的轟轟烈烈、卓有成效,河北省狠抓義務植樹基地建設,打造出一批標志性品牌。一是搞好義務植樹基地的規劃工作。每3-5年規劃一次,確保集中連片,規模見效。邯鄲市把環城林帶建設作為義務植樹基地,采取“單位承包任務,責任到人,一年栽、二年補、連管三年、經驗收合格后移交”的方式,共植樹80萬株,環城路兩側建成了100米寬的防護林帶,義務植樹基地建設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成為該市一道靚麗的新景觀、一個綠色品牌。二是明確任務,落實責任。每年植樹節前,認真制定年度施工方案,按設計方案施工,按標準檢查驗收。石家莊市近年謀劃實施了省會義務植樹基地建設,明確各個單位的任務、責任和完成時間,下達通知書,明確技術服務單位、技術指導責任單位、各單位義務植樹責任地段、需栽植苗木品種、規格、數量、整地、管護時間以及獎懲措施等。通過幾年的治理,取得較好成效。三是推動基地產業化、增強發展后勁。在穩定林地所有權,放活林地、林木使用權和經營權的前提下,河北省探索完善了競價拍賣、招標承包、租賃經營、股份合作等四種義務植樹基地開發模式,加快了基地產業化步伐,吸引了資金,增強了基地后續發展能力。

搞好結合,促進發展。河北省把“互聯網+義務植樹”與全省造林綠化工作有機結合起來,統籌安排,使義務植樹活動內容更加豐富,更具特色,更加符合實際。

一是堅持把“互聯網+義務植樹”與綠色河北攻堅、山水林田湖生態修復、太行山綠化攻堅、京津保生態過渡帶建設、張家口冬奧會賽事核心區綠化等重點工程相結合,達到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二是把“互聯網+義務植樹”與創建全國綠化模范城模范市、縣(市、區)單位,國家森林城市、園林城市、國家森林鄉村工作結合起來,將“互聯網+義務植樹”納入創建工作的重要內容,作為衡量創建工作主要指標貫穿始終。

三是把“互聯網+義務植樹”與鄉村振興戰略結合起來,發動農民參加鄉村義務植樹活動,通過實施鄉村綠化美化,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

四是把“互聯網+義務植樹”與發展林果、旅游、觀光采摘、林下經濟、苗木花卉等產業有機結合起來,以綠化促美化、綠化促文明、綠化促致富,實現村村綠、村村美、村村富。

△依托退耕還林工程發展林下養雞,圖為衡水市阜城縣林下養殖基地

五是把“互聯網+義務植樹”與身邊增綠結合起來,全省開展義務植樹涵蓋了美麗鄉村、綠色單位、綠色校園、綠色小區,身邊增綠改善了生態,美化了環境,提高了宜居水平,使干部群眾切切實實感受到身邊增綠帶來的變化,增強了愛綠護綠自覺性。

六是把“互聯網+義務植樹”與鄉村旅游發展結合起來,鄉村旅游帶動鄉村經濟發展,造林綠化則為鄉村旅游注入了新活力。發展鄉村旅游,人人都希望改善自身環境提高競爭力,造林綠化則是其重要手段和措施,鄉村旅游實現了“要我栽”向“我要栽”的轉變,造林綠化熱情得到進一步提升。

全民義務植樹收到了良好效果

推進了城鄉綠化一體化進程。廣泛動員和組織城鎮居民,植樹種花種草,綠化美化單位、庭院、街道、小區,城鎮綠化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4.23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和綠地率分別達到41.57%和37.97%。涌現出張家口、石家莊、秦皇島、承德、保定、唐山、廊坊等一批國家森林城市。廣大農村結合人居環境整治,大力開展主街道、庭院、村莊周圍等綠化活動,逐步形成了“村在林中、院在樹中、人在綠中”的優美環境。

促進了重點生態工程建設。40年來,各級黨委、政府廣泛組織人民群眾義務植樹,有力地推動了三北防護林、京津風沙源治理、京津保生態過渡帶、張家口冬奧會賽事核心區、太行山綠化、沿海防護林等林業重點生態工程建設。

△自然保護區建設

帶動了部門系統綠化。各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密切配合,積極完成義務植樹和轄區綠化任務。建設部門組織開展了園林城市創建活動,推進城市公園、廣場綠地建設。交通部門實施了綠色覆蓋工程,大力開展綠色通道建設。婦聯系統組織廣大婦女開展綠色家園創建活動,“三八綠色工程”成為廣大婦女參與義務植樹的標志性品牌。共青團系統結合保護母親河行動和創建共青團綠色示范基地,帶領廣大青少年積極開展義務植樹活動;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廣泛開展營區綠化,以“構筑綠色屏障、建設第二故鄉”為主題,大力支援地方綠化建設。

提高了居民的綠化意識。全社會的綠化意識、生態意識和環境意識普遍增強,植綠、護綠、興綠、愛綠的氛圍濃厚。人人關心綠化、參與綠化的良好社會風尚已形成。居民紛紛在生日、入學、入團、入黨、參軍、結婚、退休等一些有紀念意義的日子植紀念樹。河北省初步形成了全黨動員、全民動手、全社會辦林業,多主體、多層次、多形式搞綠化的新格局。

讓全民義務植樹健康發展,更好適應時代要求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提供了方向引領。習近平總書記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時指出,各級領導干部要率先垂范、身體力行,以實際行動引領帶動廣大干部群眾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持之以恒開展義務植樹,踏踏實實抓好綠化工程,豐富義務植樹盡責形式,人人出力,日積月累,讓我們美麗的祖國更加美麗。習近平總書記為全民義務植樹發展指明了方向,是做好工作的強大動力和最大優勢。堅持開拓創新,勇于擔當負責,全力推動河北省義務植樹高質量發展。

△讓小學生走出課堂參加義務植樹活動,即接受了生態教育,也讓孩子的身心到大自然中去熏陶

國家重大戰略實施為全民義務植樹搭建了重要平臺。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推動的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北京冬奧會籌辦等重大國家戰略和國家大事,給河北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和前所未有的發展優勢。京津冀協同發展,河北既是水源涵養功能區也是生態環境支撐區,三個率先突破之一就包括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建設雄安新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先植綠、后建城”,“千年大計”要從“千年秀林”開始;籌辦北京冬奧會,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綠色辦奧”理念,省委、省政府明確要求到2022年張家口全域森林覆蓋率達到50%,奧運賽區達到70%。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強力推進京津保生態過渡帶、雄安新區“千年秀林”建設和北京冬奧會崇禮核心賽區綠化,力爭為國家重大戰略的順利實施作出積極貢獻。

△太行山經濟溝

河北省委、省政府關心關注為義務植樹發展提供了組織保障。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國土綠化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編制了一系列重要規劃、方案。王東峰書記逢會就講林業生態,對國土綠化等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帶頭參加義務植樹活動,多次深入塞罕壩林場和市縣調研指導生態建設。許勤省長多次主持召開政府常務會議專題聽取匯報,研究部署國土綠化攻堅等工作。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和有力支持,是高質量推動新時代國土綠化發展的強大動力和根本保障。

河北省將以“互聯網+義務植樹”為抓手,積極探索造林綠化、撫育管護、自然保護、認種認養、基礎設施、捐資捐物、志愿服務等履行義務植樹的有效途徑。探索創新義務植樹便捷化、信息化、精準化、網絡化新模式,不斷深化互聯網時代全民動手,全社會搞綠化的多元化方式,使義務植樹更加方便群眾、貼近群眾、走入群眾。

閱讀 3060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