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褶皺深處的怒江醒了,雪水從周圍的山中流出,匯成一條條透亮的溪,奔跑在蘭坪開滿杜鵑的原野。青苔綠萌萌地裹著卵石,溪里的游魚甩著尾巴游過。青苔其實不是苔蘚,而是藻類,生長在流水之下、清水之中,水質越好,它的味道就越鮮美。
采苔人背著竹簍,赤腳踩進還有些刺骨的溪水,用刀貼著石頭輕輕一刮,青苔便卷成一張張濕漉漉的綠毯。蘭坪人最懂時令,等不得暑氣把溪水捂熱,趕在青苔發黃死亡前割下。揉成團的青苔攤在竹匾上,曬足日頭。隨著飄散的水草香,青苔漸漸蜷縮成團團的黑疙瘩。那些未被允許潰爛的綠,最終在人類舌尖綻放成不會過期的初夏。
日子如水流過夏天,某一日,想起水中的幽涼,將曬干的青苔放在溫水中浸泡,再在沸水里打個滾。撈出,澆上辣椒油、野花椒和果子熬成的酸汁,恢復了生氣的青苔脆生生的,沒有腥氣,像嚼著脆嫩的樹芽。
蘭坪清澈溪流中的青苔,至清至凈,含有豐富的碘、鈣、鐵等礦物質及多種維生素,對人體健康頗有益處,完全算得上野菜界的天花板。蘭坪人用它可以做出一桌珍饈,將洗凈的青苔與豆腐同煮,滋味清淡、容色青白;與雞蛋同炒,金黃的香滑融合著綠色的鮮嫩;素炒,將青苔放入蒜末、辣椒過油炒一下,帶出絲絲焦香;拌涼粉,再加點黃瓜絲,口感爽脆酸辣;與魚頭一起燉煮,同源的“朋友”久別重逢,過往、現在纏綿成濃郁的湯汁……
青苔在口中發出植物纖維斷裂的脆響,像一聲聲幽遠的嘆息。
青苔,是人與自然的契約——取走該取的綠,留下該留的清。
來源 云南日報-文旅頭條(記者 繆歡/文 文旅頭條、蘭坪文旅/圖)
責任編輯 呂世成 陳潔
責任校對 貓恩泊
主編 林舒佳
終審 編委 李榮
來源:https://www.ccwb.cn/web/info/202505152016245XR0KO.html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