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于認真做好2025年沙塵暴災害應急處置工作的通知
林沙發〔2025〕14號
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林業和草原局:
春季(3—5月)是我國沙塵暴災害頻發季節,也是沙塵天氣重點預警期。為切實做好2025年春季沙塵暴災害應急處置工作,積極有效應對沙塵暴災害,按照《重大沙塵暴災害應急預案》要求,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準確把握沙塵天氣總體形勢
根據我局與中國氣象局2025年春季沙塵天氣趨勢預測會商綜合意見,預計2025年春季,我國北方地區沙塵過程次數為9—12次,較常年同期(12.5次)偏少,與2024年同期(10次)接近;其中,沙塵暴和強沙塵暴過程2—4次,沙塵強度總體偏弱。北方地區平均沙塵天氣日數為5—7天,接近常年同期(6.3天),較2024年同期(8.2天)偏少。各重點區域沙塵天氣日數為:華北區域(京、津、冀、晉、內蒙古東部)平均3—5天,接近常年同期(3.9天),較2024年同期(6.1天)偏少;東北區域(遼、吉、黑西南部)平均1—2天,較常年同期(2.3天)偏少,與2024年同期(1.3天)持平;西北區域(陜、甘、青、寧、內蒙古西部)平均5—7天,較常年同期(7.6天)偏少,與2024年同期(6.7天)持平;南疆區域平均45—49天,較常年同期(32.6天)偏多,較2024年同期(54.7天)偏少;北疆區域平均3—5天,較常年同期(2.2天)偏多,較2024年同期(6天)偏少。但春季環流波動大,可能出現階段性強冷空氣過程,且入冬以來我國主要沙源區氣溫偏高、降水偏少,增加了沙塵天氣過程的不確定性,沙塵暴災害應急工作形勢依然嚴峻。
二、扎實做好各項應急準備工作
各地要根據今年沙塵天氣總體趨勢,對照《重大沙塵暴災害應急預案》,對應急處置工作進行全面總結評估,排查災害隱患和應急工作薄弱環節,制定防范和減緩對林草生產影響的各項措施,科學編制應急處置工作方案。認真落實《荒漠化綜合防治和“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氣象保障協同工作方案》,建立健全與當地氣象部門的沙塵天氣會商機制,適時組織會商研判,及時調整優化應急處置措施。同時,加強與應急管理等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共同應對沙塵暴災害。
三、認真開展監測預警及信息報送
各地要充分應用我局沙塵暴災害應急處置管理平臺,加強沙塵天氣跟蹤監測,根據我局發布的沙塵天氣預警信息和衛星遙感影像,做好地面觀測,掌握沙塵天氣發生發展態勢,要聯合氣象部門研發監測產品,分析下墊面狀況,提高沙塵天氣預警準確率。省級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要嚴格執行沙塵天氣災害信息日報和零報告制度,每天17:00前報告當日沙塵暴災害及處置情況,接到沙塵暴預警時,要認真組織基層信息員和沙塵暴地面監測站工作人員及時上報信息,出現重特大沙塵暴災害時,及時核實災情,準確上報。
四、加大科普宣傳和技術培訓力度
各地在沙塵暴災害多發期間和全國防災減災日、世界防治荒漠化與干旱日、國際防治沙塵暴日等重要節點,要充分利用報紙、電視、廣播和微信、微博、短視頻等,積極宣傳《防沙治沙法》《重大沙塵暴災害應急預案》以及防沙治沙措施和成效、沙塵暴災害和防范知識,積極回應群眾關切和輿論關注。適時組織開展沙塵暴災害避險演練,增強公眾風險防范意識,提升公眾應急避險和自救互救能力。各地要加強信息員隊伍建設,定期組織開展沙塵暴應急處置管理和技術培訓,提高應急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水平。
五、不斷完善應急處置體系建設
各地要加強應急體系建設,科學選址,規范布局一批自動化沙塵暴地面監測站,智能化獲取信息,實現監測數據標準化和共享共用,提升沙塵暴地面監測站自動化、網絡化建設和管理水平,努力構建協同聯動、全域覆蓋的沙塵暴監測預警網絡。適時組織開展重大沙塵暴災害應急預案修訂工作,積極開展沙塵暴災害應急基礎研究,支撐應急處置體系建設。
特此通知。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