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代人的接續奮斗,三北大地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這是三北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創造的人間奇跡。圖為新疆吐魯番沙漠綠洲 晏先攝
古代長城,是人類建筑史上的奇跡,見證著中華民族的苦難與輝煌;“三北”綠色長城,是人類生態建設史上的奇跡,構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態根基。
三北地區橫貫東北、華北、西北13個省份,分布著我國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廣袤的戈壁。20世紀70年代,三北地區沙化土地總面積達1.28億公頃,形成了東起黑龍江西至新疆的萬里風沙線。北疆大地,黃沙蕩蕩,溝壑縱橫,斷壁殘垣,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地面積以每年20萬—30萬公頃的速度擴張。深重的風沙危害和水土流失,成為威脅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心腹之患。
昔日山西右玉飽受風沙侵害之苦,人民生活十分艱難 右玉縣林草局供圖
老一輩固沙人探索科爾沁沙地的固沙方法 遼寧省固沙造林研究所供圖
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的同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一個極富遠見、彪炳史冊的重大決策——在我國西北、華北北部和東北西部建設防護林體系,揭開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生態治理與修復的序幕。
45年來,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三北”工程區各族干部群眾勠力同心,戰天斗地,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干,在祖國北疆萬里風沙線上,筑起了一道抵御風沙、保持水土、護農促牧、保衛國家生態安全的綠色生態屏障,被譽為“綠色長城”和“地球綠飄帶”。
榆溪河穿越陜西榆林城,守護了一座城,擋住了一片沙。兩岸村莊樹木枝繁葉茂,田野稻谷瓜果飄香 陜西省林業局供圖
山西右玉國土綠化 右玉縣林草局供圖
經過幾代人的接續奮斗,“三北”工程累計完成營造林3174萬公頃,治理退化草原8533萬公頃、沙化土地3330萬公頃,沙化土地面積由20世紀末年均擴展24.6萬公頃轉變為目前年均縮減12萬公頃左右,工程區森林覆蓋率由1978年的5.05%提高到目前的13.84%,助力1500萬人脫貧增收,風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抑制,工程區年均沙塵暴日數從6.8天下降到2.4天,沙化土地連續15年持續凈減少,經濟發展和生態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巨大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
三北大地山河巨變,綠蔭遍地,奏響了由黃變綠的綠色交響曲,譜寫了人與自然重修舊好、和諧共生的動人篇章,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這是三北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創造的人間奇跡。(劉慎元 安琪)
河北塞罕壩林海松濤 王龍攝
遼寧彰武縣遼西北防護林帶 遼寧省林草局供圖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