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地方林草動態 > 云南 > 正文 站內導航
[]

水稻新品種新技術推動產業提質增效

媒體:云南日報  作者:內詳
專業號:昆明市林草局 2025/7/4 9:22:58

https://yndaily.yunnan.cn/content/202507/04/content_269243.html

本報訊(記者 陳云芬)6月30日,由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與種質資源研究所、農業農村部西南作物基因資源創制重點實驗室、云南省農業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云南種子種業聯合實驗室聯合舉辦的水稻優異品種與技術現場展示觀摩會在勐??h召開。

本次觀摩會共展示項目組及省內外企業的60個品種,有“云資粳25號”“云資粳7號”“云資粳12號”等粳型香軟米品種,“云資秈17號”“云資鑒—秈29號”“云資鑒—秈34號”等含野生稻血緣的秈型香軟米品種,“云資鑒—硬30”“云資鑒—硬31”等米線加工稻等特殊專用型品種,“宜優683”“禾兩優臻占”“綠兩優808”等優質高產雜交稻品種,這些優異品種為稻作產業提供了優質新種源。其中,云南省農科院生物所選育的“云資粳25號”粳型香軟米平均畝產706.97千克,機械化側深施肥百畝方627.27千克/畝;“云資粳7號”直鏈淀粉含量6.8%,膠稠度90毫米,堿消值7.0級;“云資秈17號”是利用野生稻、采用基因芯片定量改良技術選育出的優質秈型品種,含有高產、氮高效吸收、抗稻瘟病、白葉枯病、廣適性及香味等多個優異基因。示范的全程機械化種植技術包含工廠化育秧、機插秧側深施肥、無人機追肥及病蟲草害統防統治、機收機烘、機加工包裝,實現從種子到餐桌全程機械化。其核心是機插秧側深施肥,即在水稻機械插秧的同時按照一定深度將基肥一次性準確、定量地施于秧苗一側土壤中,可較大程度提高前期的肥料利用率,利于水稻早發和構建理想群體,從而提高產量。減少了人工施基肥的環節,且每畝減施復合肥5千克,并實現平均每畝增產30千克,節本增效效果突出。2023年以來在西雙版納州已累計推廣6萬畝以上。

閱讀 92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