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全國林草動態 > 地方林草要聞 > 正文 站內導航
[]

“牡丹九子”的故事(一) | 芳蘭葳蕤

媒體:原創  作者:國家植物園
專業號:國家植物園 2025/5/14 15:37:37

大家熟知的那些國外黃色系牡丹和伊藤雜交種,擁有的亮麗的黃色花朵都有野生種滇牡丹(Paeonia delavayi)的血統,我國著名的黃色牡丹品種‘姚黃’的種源來自于哪里呢?

滇牡丹

牡丹在我國有據可考的觀賞栽培歷史有1600多年,現在世界各國栽培的牡丹,其種源都是直接或間接來源于中國。雖然在國內、國外牡丹早已揚名,但從科學的角度把牡丹的起源和分類說清楚,卻是最近10年左右才實現的事,推動這一進程的正是國家植物園南園的洪德元院士團隊。經過30多年持續的潛心研究,洪院士團隊發表相關論文40多篇、出版《世界的牡丹和芍藥》(PEONIES of the world)專著三本,厘清了全球牡丹芍藥家族的物種組成,闡述了牡丹芍藥家族的起源和進化。

牡丹專著

芍藥屬(Paeonia)于1753 年由林奈建立,于1815 年由Rafinesque確立為藥科(Paeoniaceae)。牡丹屬于芍藥科芍藥屬牡丹亞屬(subgenus Moutan),共有9個野生種和1個雜交栽培種。牡丹芍藥家族大約于7000萬年前起源于泛喜馬拉雅地區,并于2800萬年前隨著喜馬拉雅山的隆升而快速分化、向外遷移,形成了牡丹和芍藥兩個亞屬。牡丹亞屬野生種自然分布僅在中國,芍藥亞屬25個野生種自然分布于亞洲、歐洲、北美洲和非洲。較為特殊的是,木本的牡丹亞屬野生種與草本的芍藥亞屬野生種相比,擁有更多的祖先特征。

芍藥科分類

龍生九子,各不相同;而牡丹九子,血脈相通。目前全球牡丹雜交栽培品種2000余個,其血統完全來源于這9個野生種。中國是世界牡丹的起源中心和栽培中心,通過長達千余年的引種馴化野生牡丹、栽植選育新品種,淋漓盡致地展現了牡丹的遺傳多樣性和人工輔助育種的魅力,難怪達爾文在其巨著《物種起源》中都以牡丹為例闡述人為選擇的作用。

洪院士團隊基于對所有野生牡丹物種和47個傳統栽培牡丹品種的取樣,利用葉綠體基因測序和轉錄組方法獲取25個單拷貝核基因序列,構建了高分辨率的分子樹,顯示中原地區分布的5個野生種:中原牡丹(P. cathayana)、紫斑牡丹(P. rockii)、鳳丹(P. ostii)、卵葉牡丹(P. qiui)、矮牡丹(P. jishanensis)相互雜交產生了我國傳統牡丹栽培品種。中原牡丹是栽培牡丹形成的“主力”,它既是許多栽培牡丹品種的“爸爸”,又是另一大群的“媽媽”,著名的傳統牡丹品種‘姚黃’正是中原牡丹的后代。

花王牡丹的產生

國色天香的牡丹栽培品種裝點著大江南北的城市公園,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而牡丹野生種因分布于深山老林,人們難得一見。每一個牡丹野生種的發現和科學定名都凝聚著一批植物學家的心血,讓我們跟隨他們的腳步,一起了解九個牡丹野生種的發現歷程和學名由來。

形態多變的滇牡丹

(P. delavayi Franch.)

作為最早被描述并正式發表的牡丹野生種,因形態多變,滇牡丹成員100多年來被命名為不同的種、變種、變型等。早在1886年,法國植物學家Adrien R. Franchet根據法國傳教士Jean-Marie Delavay在云南麗江和洱源采集的標本發表了兩個牡丹新種:花紫紅色的P. delavayi Franch.和花黃色的P. lutea Delavayi ex Franch.。此后,又有P. potaninii Kom.(花褐紅色),P. trollioides Stapf. ex Stern (花金黃色),P. delavayi var. angustiloba Rehder & E. H. Wilson(葉裂片窄),P. delavayi var. lutea f. superba Lemoine(花桔黃色)等種或種下名字出現。洪院士團隊通過廣泛的野外考察、居群取樣、性狀變異分析等,認為這是一個形態性狀極其多變但連續的復合群,于1998年在學術期刊“Annals of the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上發表文章將其歸并為一個物種——滇牡丹P. delavayi Franch.,結束了一個多世紀的爭論。

滇牡丹分布于西藏東南部至橫斷山西部,是目前牡丹野生種中分布最廣、居群數最多的。根據金效華等主編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第三卷(2023年,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滇牡丹處于易危(VU)等級。

花色、形態多變的滇牡丹

滇牡丹的科學考察(洪德元,1997年)

滄海遺珠中原牡丹

(P. cathayana D. Y. Hong & K. Y. Pan)

中原牡丹是牡丹九子中最晚被命名的野生種。1994年,洪院士團隊在河南省嵩縣木植街鄉的牡丹科考中,在石滾溝村的楊惠芳先生家發現一株開紅色花的牡丹。據楊先生說,這是他1961年從附近山上挖回來的。1997年,洪院士和他的團隊成員再次拜訪楊先生,對該株牡丹照相并采集了幾份標本,編號為H97010,分別存放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標本館(PE)和美國密蘇里植物園標本館(MO)。洪院士團隊和雇傭的老鄉(6人)在附近山上尋找了一天多也未發現第二株牡丹。

雖然已經經過人工引種栽培,但該牡丹的小葉數目、葉片分裂程度等性狀明顯有別于其它野生牡丹,洪院士團隊于2007年以中原牡丹(P. cathayana D. Y. Hong & K. Y. Pan)命名將其發表于學術期刊《植物分類學報》(Acta Phytotaxonomica Sinica)上。后期的分子證據進一步發現,中原牡丹是牡丹傳統栽培品種的主要母系親本,在我國牡丹栽培品種的形成中“貢獻”最大。雖然我們很難聯想目前這株紅色的中原牡丹會是‘姚黃’牡丹的親本,但在植物分類上客觀科學的證據往往比人眼可靠?;蛟S曾經的中原牡丹也如滇牡丹一樣,是個五彩繽紛的復合群,只是在人們認清它們之前就滅失了。

中原牡丹目前僅剩河南嵩縣農村宅旁一株個體,處于極危(CR)等級,如果不好好保護,我們將失去這一寶貴的基因資源。

中原牡丹

圖 | 潘開玉

審核 | 洪德元

閱讀 134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