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全國林草動態 > 政策性項目 > 正文 站內導航
[]

庫布其的治沙之法(組圖)

媒體:國際在線  作者:韓宇辰
專業號:關注森林資訊 2017/9/1 20:41:01

“庫布其”是蒙古語,意為“勝利在握的弓弦”,庫布其沙漠是中國第七大沙漠,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總面積1.86萬平方公里。30年前,這里還是一片風沙肆虐、寸草不生的荒漠。如今,這里的沙漠披上綠衣,沙地改造成良田,庫布其人創造了令人矚目的“庫布其模式”。

網格治沙法是治理沙漠的一種物理辦法。主要用來防風固沙、涵養水分。草方格固沙,顧名思義是利用廢棄的麥草或沙柳、沙蒿等,一束束呈方格狀鋪在沙上,再用鐵鍬軋進沙中,麥草的1/3或一半自然露出,然后將方格中心的沙子撥向四周麥草根部,使麥草牢牢地豎立在沙地上,達到工程固沙的作用。同時,還可截留隨風飄散的沙生植物種子,遇有墑情較好,便可生根發芽。

生態光伏治沙模式,生態光伏是立體化的新型產業模式。“板上發電,板下種草,板間養殖”。庫布其沙漠年日照時數3180小時,沙漠發電量充足。引進國內先進的“雙面發電”技術,可提高發電量20%以上。同時,利用光伏板遮光擋風特點,減少沙漠蒸發量,在板下種植優良耐旱牧草,帶動農牧民集約化養殖綿羊、家禽等。

                                     庫布其光伏發電站。

                         種質資源庫里所收集的部分作物種子。

“一帶一路”給中國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在物種的傳遞方面起到了決定性因素。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種質資源的傳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種質資源庫通過發掘和收集庫布其及周邊區域各類植物品種種子,科學地加以貯藏,使種質在幾十年、甚至數百年之后仍具有原有的遺傳特性和很高的發芽力。目前庫布其的種子儲備量達到了1040種,其中大部分都馴化為“耐寒耐旱耐鹽堿”的植物種質。國際在線 韓宇辰 攝

沙漠中的農作物大棚,充分利用沙漠豐富的光、熱資源,大規模發展了以大棚和節水灌溉農業為主的現代農業,種植出了沙漠西瓜、沙漠香瓜、沙漠黃瓜、沙漠西紅柿等。

圖為螺旋鉆植樹法,又稱“干法種植”,用微動力帶動螺旋鉆打孔,插入苗條,再夯實沙土,10秒種下一棵樹,對周圍土壤擾動小,土壤墑情好,解決了沙漠里沒有水源植樹的問題,效果良好。

                                  圖為節水容器種植法。

圖為水瓶植樹法——利用500毫升一類瓶裝容器,盛滿水,將樹苗插入瓶中,封好瓶口,埋入沙中,樹苗在瓶中充分吸收水分后,進行生根發芽,瓶口外樹干逐漸生根,側根扎入沙漠濕土層,樹苗則成活,成活率達85%以上,這一技術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被廣泛應用。

閱讀 523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