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綠色時報6月5日報道(記者 張興國 羅浩) 6月2日,中德財政合作中國北方荒漠化綜合治理寧夏項目成果推廣大會在寧夏銀川召開。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彭有冬、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銳致辭。
彭有冬說,土地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生態難題,是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挑戰,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近年來,中國防沙治沙工作取得重要進展,荒漠化防治水平處于世界領先地位,這既有中國人民堅持不懈的努力,也得益于世界各國林業的先進理念、技術模式和發展經驗,其中中德林業合作就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典范。中德財政合作中國北方荒漠化治理寧夏項目成果的推廣,對于向世界展示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成果、促進防沙治沙國際交流與合作、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彭有冬說,中國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積較大、危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荒漠化防治工作,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防沙治沙之路。全國土地沙化總體上實現了從擴展到縮減的歷史性轉變,重點治理區生態狀況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改善。中國林業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各國的關心和支持。多年來,中國政府始終高度重視開展林業國際合作交流,積極推動把荒漠化防治等議題納入國家和區域外交合作領域,為推進全球林業治理和可持續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今后,我們將繼續積極與世界各國分享林業先進理念和最佳實踐,共同書寫中外林業合作的新篇章,為世界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2005年12月,中國財政部與德國復興銀行分別代表兩國政府簽署中德合作寧夏荒漠化綜合治理項目財政協議。
項目由德國政府提供700萬歐元無償贈款及250萬歐元低息貸款,中方配套人民幣7150萬元。2008-2016年,項目在寧夏中部干旱地區啟動實施,涉及28個鄉鎮89個行政村115個自然村。截至2016年底,項目共完成荒漠化治理面積57584.9公頃,取得了顯著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通過項目實施,項目區植被覆蓋度、生物多樣性、土壤抗侵蝕能力顯著提高,項目區農田、草原、房屋設施得到有效保護,荒漠化惡化趨勢得到遏制,當地生態環境、農民居住環境和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推廣會由國家林業局對外合作項目中心、寧夏回族自治區林業廳、德國復興銀行主辦。北京、山西等15個荒漠化治理?。▍^、市)代表就寧夏荒漠化治理項目進行了交流學習,分享項目成功經驗做法。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