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環境日 這些“稀客”向你推薦美麗云南
https://www.kunming.cn/news/c/2025-06-05/13950062.shtml
哀牢山深處的溝谷里,時間仿佛凝滯在遠古的潮潤中。超過3000株的桫欏樹群落撐開遮天的綠傘,點綴在密林之間,蕨葉如蒼翠的巨掌層層疊疊,一顆顆晶瑩的清露沿著葉脈悄然滑落。
進入夏季,每天清晨8點,成群結隊的栗喉蜂虎早早占據了元江河谷兩岸的沙壁,有的在枝頭“談情說愛”,有的正裝修著自己的新家,還有的則展翅捕食昆蟲,一派繁忙景象。
金平的山風裹挾著潤濕泥土的芬芳,陽光傾情淬煉。自然界中被稱為“難吃的獵物”的大帛斑蝶破繭而出,卷曲的翅翼慢慢舒展、鋪陳,緩緩振翅飛翔,劃出一道美麗的弧線。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
云南省六五環境日主場活動
在保山市隆陽區舉行
主題為“美麗中國我先行”
近年來,云南省突出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高原湖泊保護治理、生物生態安全風險防范等重點工作,全面推進美麗云南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新成效。
生態村寨 陶奕林 攝
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推進香格里拉、亞洲象、高黎貢山等國家公園創設。實施野生動植物調查監測、保護等項目89個,落實專項資金1.66億元。2024年拯救保護珍稀瀕危和極小種群動植物超過40種,收容救護野生動物252種,繁育回歸珍稀植物26種,查辦涉野生動植物案件1865起。全省重點野生動植物種數保護率達85.78%。
全省共建設綠美河湖267個,新增綠化面積1.64萬畝,新增植樹量156.31萬株,完成投資7.22億元。
看水質,全省河流總體水質優。6大水系水質均為優。開展監測的219條主要河流(河段)的389個國控、省控斷面中,369個斷面水質優良,占比94.9%,其中278個達到Ⅰ—Ⅱ類標準,水質優;無斷面水質劣于Ⅴ類標準。
在自然生態方面,2024年度全省自然生態環境與2023年度相比,保持穩定。全省共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11.35萬平方公里。輻射環境方面,全省共布設輻射環境質量監測點位325個,輻射環境質量保持良好,均處于歷年監測結果正常漲落范圍內。
森林與瀑布高飛攝
從雪山之巔到河谷地帶,從雨林深處到城市綠地,自然之美永續流傳,云南正在編織一張全域聯動的生態保護網,環頸山鷓鴣、桫欏群落、鉗嘴鸛等珍稀種群在云南省的河谷、湖泊與山地頻頻“亮相”,不斷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大葉蘋婆
熟透裂開的大葉蘋婆果莢(淡紅色)郁云江 攝
“我是大葉蘋婆,我的果實就像豆莢一樣,而且因為皮紅子黑,果裂形如鳳眼,所以又叫鳳眼果。主要分布于潮濕、水源充足地帶,常生長在常綠闊林或混交林的山谷和溝谷雨林中。通常情況下,我的花期和結果期分別在每年的4月至5月、6月至7月?!?/p>
大葉蘋婆果莢和種粒 郁云江 攝
【物種與云南】
大葉蘋婆在我國主要分布于云南、廣東、廣西等地,已被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瀕危(EN)物種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瀕危(EN)物種。今年5月30日,保山市龍陵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開展野生植物調查時,發現一株枝干間掛著紅色果莢的奇特植物。經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研究員譚運洪鑒定,確定為梧桐科蘋婆屬植物大葉蘋婆。該物種在龍陵縣為首次記錄到,也是龍陵縣域新記錄物種。
鉗嘴鸛
鉗嘴鸛棲息 汪發銘劉杰攝
“我是國家‘三有’保護動物鉗嘴鸛,被稱為‘濕地精靈’。每年春季開始到6月都是我的遷徙季,我對生態環境要求非常高。今年我和伙伴們來到了普者黑國家濕地公園,這里環境很好,我們都非常喜歡!”
鉗嘴鸛飛翔 汪發銘劉杰攝
【物種與云南】
鉗嘴鸛是捕食外來入侵物種福壽螺的高手,其喙中部呈凹陷狀,形似被“鉗住”,非常適合捕捉蝸牛、螺類等軟體動物。憑借這一“專長”,它被人們贊譽為濕地生態系統的“清道夫”,對維護濕地生態平衡發揮著關鍵作用。據文山州丘北縣的普者黑國家濕地公園觀測人員記錄,共有200多只鉗嘴鸛來此棲息繁殖。
桫欏
碩大的桫欏葉片 陶平 攝
“我是桫欏。近看時,環狀排列的碩大葉片中間新長出來的嫩莖,形似菜市場常見的‘蕨’,也就是樹蕨,與恐龍同屬‘爬行動物’時代的兩大標志。當然,我曾經也是恐龍的食物。作為現存唯一的木本蕨類植物,我們被人類稱為研究古生物和地球演變的‘活化石’?!?/p>
工作人員查看桫欏生長情況 楊廷榮 攝
【物種與云南】
日前,一名科普博主在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意外發現了一個珍稀植物桫欏群落,經當地林草部門初步調查,確定這個群落的桫欏植株超過3000株,規模較為龐大,為區域生物多樣性研究提供了重要樣本,具有極高的生態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寧洱縣林草部門將為這個桫欏群落劃定保護范圍,建立生態監測點,定期開展種群動態評估,完善保護方案,嚴防盜采盜伐行為,保護好這片“遠古綠洲”。
黃花獨蒜蘭
黃花獨蒜蘭 錢穎 攝
“我是黃花獨蒜蘭,為蘭科獨蒜蘭屬附生草本植物,一般生于疏林下或林緣腐殖質豐富的巖石上,也見于巖壁和樹干上,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哦?!?/p>
黃花獨蒜蘭 錢穎 攝
【物種與云南】
云南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與昭陽區大山包鎮林業站工作人員在近日開展植物資源調查過程中發現蘭科植物居群,經鑒定,確定該物種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黃花獨蒜蘭,為昭通新記錄種。黃花獨蒜蘭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北部,數量稀少,分布區域狹窄,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瀕危物種。此次在大山包保護區新紀錄到該物種,對研究植物區系、植物地理具有重要意義,不僅豐富了保護區的物種多樣性,還證明了大山包保護區的生態環境適宜獨蒜蘭屬植物的生長繁育。
栗喉蜂虎
停留枝頭的栗喉蜂虎 劉政佳 何磊 攝
“我是栗喉蜂虎,我們羽毛色彩絢麗,飛行姿態優美,所以也被叫做‘精靈舞者’。五六月,我們進入了求偶、繁殖階段;七八月,雛鳥們相繼離開巢穴,跟隨父母開始南下遷徙的旅程。這幾年,我們都選擇在元江過冬,這里氣候溫暖適宜、食物充足,是再舒適不過的地方了!”
在沙壁上打洞筑巢的栗喉蜂虎 劉政佳 何磊 攝
【物種與云南】
在驕陽似火的元江河谷,生活著一群美麗的“精靈舞者”。它們在元江兩岸的沙壁上打洞筑巢、繁育后代。近年來,得益于元江河谷地區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以及當地百姓對候鳥的保護,吸引了部分栗喉蜂虎留棲元江。目前,生活在元江縣境內的野生蜂虎種類繁多,種群數量已達到約1萬只,吸引了眾多攝影愛好者前來。
金裳鳳蝶
金裳鳳蝶 白勐 攝
“我是金裳鳳蝶,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也是中國目前已知的最大的蝴蝶。羽化成蝶后翅展可達12至15厘米。雄蝶后翅的金黃色,在陽光下會呈現出珍珠般的光彩,隨著光線角度的變化,有青、綠、紫色等不同顏色變幻?!?/p>
美鳳蝶 岳建波 攝
【物種與云南】
金平縣馬鞍底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擁有大面積山地雨林和季風常綠闊葉林,該區域竹子品種多,資源豐富,為蝴蝶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每年將有320余種蝴蝶在這里經歷由卵到幼蟲再到蛹,最后化繭成蝶的過程。其中包括,中國最珍稀的金斑喙鳳蝶、中國最原始古老的棒尾喙蝶、中國最大的金裳鳳蝶、中國最小的長腹灰蝶。
郁郁蔥蔥的竹林 羅文斌 攝
日光西斜,山風拂過,輕輕搖晃著整片森林,傳唱著生命之間無言的唱和。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美麗云南讓不少珍稀動植物來到這里,并落腳安家。
與自然為鄰居
與鳥兒為伴
云嶺大地上
每個人都是自然的守護者
共同點亮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未來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