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四川是長江、黃河上游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特殊的生態區位和豐富的生物資源賦予了四川維護我國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安全屏障的重大使命。如今,四川省森林資源面積已接近“天花板”,全面加強森林經營、提高森林質量,是擴大森林資源總量的有效途徑。
自2020年起,四川省組織實施世界銀行貸款長江上游森林生態系統恢復項目,在成都、綿陽、廣元等9市35個縣(市、區),培育鄉土、珍稀樹種多功能混交林13萬公頃。通過大力實施新造混交林、現有林改培、封育管護等措施,森林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和穩定性不斷提升。全省在森林結構優化、綠化理念更新和生態價值轉化方面取得積極成效,為實現林業高質量發展增添了新動能、新優勢。
探索推進行業技術創新
林分結構單一的純木林存在土壤生產力低、生態效益差和系統穩定性弱等問題。要想實現森林生態系統提質增效,推廣示范混交林經營模型、提高混交林和復層林比重、優化林分結構勢在必行。
項目堅持森林經營的“系統觀念”,從森林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出發,在四川省推廣了多種近自然理念的混交林模式,創新了林業生產和保護管理的體制機制,推動了從重造輕管向造管并重、從追求木材單一經濟價值向森林多種功能和多重效益并舉、從行業系統向全社會參與等多方面轉變。
雅安市雨城區碧峰村項目地塊,項目實施前為1993年所造的水杉柳杉成熟林。該地塊長期遭受鼠害、雪壓、風災等自然災害,受害死亡木(含瀕死木)比重占每畝株數的60%以上,郁閉度低于0.5,屬嚴重退化的人工商品純林。由于該地塊處于碧峰峽5A級景區內,雨城區采取“景觀為先、效益并重”的思路進行低效林改造,補植時優先保留天然更新闊葉樹種,栽植兼顧景觀與生態的香樟、銀杏、欒樹等,提升整體抗災能力、提高森林多重效益。
宜賓市翠屏區金坪鎮土壤貧瘠,項目實施前主要樹種為松樹、油樟、雜灌木等。為盤活林地資源,2020年經鎮林業站、村委會多方探討協商,決定動員農戶以林地入股加入合作社,依托世行項目科研院所的技術支撐,利用現代最新的營林科學技術開展經營生產活動。最終采用“5巨黃竹3楨楠1油樟1杉木”的模型進行造林,該類型充分利用巨黃竹的速生性和楨楠、杉木幼苗的耐陰性進行行間混交,實現森林經營科學化、規范化和可持續。
多層次培養行業技術人才
“采大留小”“盲目跟種”“粗放管理”等傳統觀念仍在大部分林農心中根深蒂固。為確保項目的有效實施,項目通過派員外出學習考察、引進專家培訓指導、集中授課與現場教學結合等方式,極大地提升了項目管理人員及實施業主、大戶、林農的經營理念和技術。同時為省、市、縣各級鍛煉培養了一批熟悉政策、掌握技術、善于管理、通曉經濟的項目管理與實施團隊,推進了四川林草事業的開放發展。
綿陽市結合國際先進營林理念,因地制宜科學編制森林經營規劃和森林經營方案共計11個,通過村民大會、現場指導、發放手冊和專題培訓會等形式完成營林技術培訓共計2245人次;宜賓市筠連縣自2020年以來,組織開展項目縣級培訓15次,培訓411人次。其中參與培訓女性188人次,占比45.74%。在全縣12個鄉鎮、94個村(社)和國有林場全覆蓋開展社區(農戶)磋商;宜賓市翠屏區成立了項目區級技術指導小組,選用林業專業技術人員負責指導項目技術培訓、咨詢、指導、推廣和示范點建設;雅安市雨城區積極對接四川省林科院、林規院、四川農業大學等單位,成立由中高級林業專業人員組成的專家講師團,定期舉辦技術培訓,累計培訓420人次以上。同時,雅安市抽調林業部門相關股室技術骨干,成立世行貸款項目指導小組,分“四大片區”到現場開展技術指導,并建立微信群進行線上24小時指導,上下聯動凝聚合力,穩妥推進世行貸款項目科學建設。
新機制實現生態經濟共贏
項目采用世行新型貸款工具——結果導向型規劃貸款工具(PforR)。該貸款工具支持政府部門已有的規劃和項目,有別于傳統貸款工具,不使用報賬制支付方式,而依據事先雙方商定的項目成果,基于貸款支付指標(DLIs)的實現情況按比例支付,促進了多部門聯動協調推進規劃的高質量、高效率實施。
受世行項目理念啟發,筠連縣在項目實施中,科技、金融同發力,探索出“筠連林竹復合混交高效經營模式”,有效解決林竹發展“找地造竹難、造林成活率低、防火壓力大”三大難題,實現生態、經濟、社會三大效益。截至目前,筠連示范帶動全縣發展林竹復合混交林,培育“杉木+方竹”復合混交林基地10余個,總面積4萬余畝。
宜賓市翠屏區金坪鎮羅家村依托項目創新探索“村社合作”新機制,采取專業合作社出資金技術,農戶以林地入股,收益按比例分成的方式,按照林地權屬不變,林木權屬共有,經營收益共享的原則,將全村5個村民小組閑置零碎的林地統一整合,實施規?;?、集約化經營,最大限度發揮森林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
林草興則生態興。四川將始終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作為鮮明導向,積極推廣世行項目經驗,以近自然、多功能、全周期、可持續的經營理念,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加快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奮力譜寫四川省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