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雙碳資訊 > 固碳故事 > 正文 站內導航
[]

發展特色優勢產業 激發鄉村內生動力

媒體:中國綠色時報  作者:內詳
專業號:林森 2025/6/25 7:59:06

樹立大食物觀,發展設施農業,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

發展產業是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根本之策。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和地方出臺一系列推進鄉村振興和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的政策措施,持續強化財政、金融、科技等要素保障,為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推動幫扶產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質量效益明顯提升,產業規模不斷壯大,集聚發展態勢初步形成,品牌培育初見成效。

在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等部門的指導下,全國啟動實施“鄉村振興特色優勢產業培育工程”,選擇油茶、核桃、油橄欖、雜交構樹、釀酒葡萄、青藏高原青稞、青藏高原牦牛、新疆南疆核桃、新疆南疆紅棗等9個特色優勢產業進行重點培育,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目前,我國以油茶、油橄欖、核桃等為主的木本油料林面積1.8億畝,油料年產量968萬噸。2024年,全國油茶新造及改造低產林712.5萬畝,茶油產量突破100萬噸;油橄欖面積增加14.3萬畝,橄欖油產量突破1.2萬噸;核桃種植面積穩定在1.26億畝,總產量586.6萬噸。

圖片

直播介紹沙棘飲品(馮璐 攝)

油茶產業取得突破性進展

2024年,國家出臺《關于踐行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的意見》等助力特色產業發展政策,連續3年實施中央財政油茶產業發展示范獎補項目,涉及20個地級市。

2024年,油茶種植面積在2023年7219.61萬畝的基礎上,全國新造及改造低產林712.5萬畝,茶油產量突破100萬噸。產學研深度合作,全國新審認定油茶良種21個,授權油茶新品種30個。湖南、江西、廣西、湖北等重點地區的基地建設、精深加工、品牌打造、產業融合等方面均取得突出成績。

圖片

油茶基地(鄧福才 攝)

湖南大三湘、江西星火農林、廣西三門江等重點企業,不斷創新發展模式與產品,在產業鏈各環節發揮了引領作用。其中,宜春大海龜生命科學股份有限公司專注于油茶等植物活性物提取及綜合利用,油茶提取產品包括植物角鯊烯、天然維生素E、植物甾醇等,相關產品產能位居全國第一,相關科研成果榮獲江西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核桃產業全鏈條協同發展

2024年,全國核桃種植面積穩定在1.26億畝,總產量586.6萬噸,比上一年略有下降。全鏈條協同發展格局逐漸形成,超過2.3萬家儲藏加工企業生產干核桃、仁類產品、核桃油、核桃蛋白粉、核桃乳等多元產品。其中,核桃仁及仁類制品企業2000多家,核桃油加工企業5000余家、產量約8萬噸,核桃蛋白企業約1000家。

目前,核桃產業綜合產值突破1600億元,覆蓋了我國5000多萬農村人口,在云南、新疆部分縣市,核桃收入占農民人均收入40%以上。使用新技術、新工藝,生產新產品,年產核桃油過萬噸的企業,在云南、新疆陸續建成投產。

圖片

晾曬鮮核桃(劉勤利 攝)

油橄欖產業有新發展

2024年,全國油橄欖種植面積217.55萬畝,鮮果產量10.8萬噸,橄欖油產量突破1.2萬噸,均比上年有明顯增長。國產橄欖油市場占比從不足10%提升至18%,改變了以往九成依賴進口的局面,進口依賴度逐步下降,我國正在逐步成為新興的橄欖油生產國。

甘肅、四川、云南、重慶和湖北五?。ㄊ校┮劳凶匀粌瀯?,開展規?;N植、產業化開發,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成為有產量、有品牌、有市場的油橄欖生產區,擁有加工企業53家、生產線67條,生產的特級初榨橄欖油獲得國際油橄欖賽事獎項135個。

圖片

橄欖油(馮璐 攝)

雜交構樹產業發展潛力較大

雜交構樹產業已初步構建起產業一體化、從田間到餐桌可追溯的閉環產業鏈業態。2024年,30家產業樣本企業統計表明,新增種植面積3.8萬畝,生產飼料14.4萬噸,養殖家畜10.6萬頭(只)、家禽40.9萬羽,產值8.8億元,連農帶農效益明顯。同時,在耐寒、抗鹽堿品種培育,飼用技術優化等方面取得了明顯突破,在種植推廣、產業融合及聯農帶農等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展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葡萄酒產業需加快轉型升級

2024年,在宏觀經濟下行與消費偏好轉變的雙重壓力下,處于異常狀態的葡萄酒相關企業較2023年增加76家。葡萄酒行業需以品質立基、以文化鑄魂、以創新破局,加快轉型升級。

目前,全國釀酒葡萄種植面積穩定在127.5萬畝左右,葡萄酒產量持續走低。2024年,國內葡萄酒累計產量10.3萬千升,同比下降14.2%,產品質量穩步提升,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但相關副產品綜合利用不足。

南疆核桃產業發揮重要作用

2024年,新疆核桃種植總面積達640萬畝,產量約144.5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22%左右,總產值超過170億元,均比上一年有明顯增長。其中,南疆地區的阿克蘇、喀什、和田三大主產區種植面積約629萬畝,產量約139.4萬噸,貢獻了全疆約96.5%的產量。管理水平明顯提升,喀什地區通過疏密改造工程,密植園比例下降12%,畝均產量提升至210公斤。

2024年,南疆核桃出口額達15億元,比2023年增長16%,比2022年增長107%,連續保持全國出口第一。目前,南疆地區有800余萬人以核桃生產、種植為主要經濟來源,其中溫宿、葉城等地區核桃收入占農民純收入的40%以上。

南疆紅棗產業作用依然明顯

在市場供大于求、品質滑坡及經濟下行等多重沖擊下,南疆紅棗價格出現斷崖式下滑。2024年,南疆紅棗總面積388.1萬畝,總產量308.8萬噸,均比2023年有所下降,但依然占全國總產量的45%。

南疆紅棗以其生態韌性、木本糧食的戰略價值、藥食同源的健康效益、不與糧棉爭地的生態特性,成為破解耕地—糧食—生態難題的戰略支點。

圖片

新疆棗產品(馮璐 攝)

(由《鄉村振興特色優勢產業培育工程叢書(2024)》節選編輯整理)

湖南構建油茶產業利益聯結機制 多項指標領跑全國

油茶產業是湖南的特色優勢產業和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2024年,湖南油茶林總面積2371萬畝,茶油產量44萬噸,油茶產業產值934億元,多項指標領跑全國。

近年來,湖南省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文件,市、縣紛紛出臺配套政策,匯聚各類要素支持產業發展。目前,全省油茶林面積50萬畝以上的縣(市、區)有16個、10萬畝以上的有59個,建設油茶采穗圃27處。2025年,77個育苗單位總面積2333畝,計劃育苗約1.8億株。

湖南省推廣多種油茶經營模式,通過協議明確農戶種植管護,合作社組織生產管理,企業承諾保底收購油茶果,形成利益共同體。農戶流轉閑置林地獲得租金,并優先受雇參與油茶基地撫育、采摘等工作,實現“租金 工資”雙收入。同時,積極探索“油茶 林下經濟”的復合經營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綜合收益。推行適度規模經營,湖南大三湘茶油公司創新實踐油茶莊園模式,每100—300畝劃分一個規模單元,以當地農民為主體進行標準化生產,有效解決了規模經營管理難、投入大、原料供應等問題。

目前,湖南省選育的“湘林210”“華碩”等6個良種列入全國油茶主推品種名錄?!暗掠?號”新品種高接換冠第五年測得畝產茶油89.49公斤。全省現有規模以上加工企業134家,茶油年加工能力超60萬噸。山潤、大三湘等16家企業入選中國油茶產業“百強企業”。

江西助力油茶產業全鏈發展 油茶產業年產值715億元

2024年,江西省油茶林總面積達1683萬畝,茶油產量27.2萬噸,油茶產業產值715億元,三項指標均穩居全國第二位。

政策支持資金鏈。在全國率先出臺規范油茶全產業鏈發展的地方性法規,今年又圍繞油茶產業提質增效印發文件,加快推動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笆奈濉币詠?,全省累計爭取和整合中央、省級財政資金30.6億元,支持油茶營造林、水肥設施等重點項目建設670個。

改革賦能產業鏈。以深化集體林改先行區建設為契機,將林農不會經營、不愿經營、經營不善的油茶林收儲開展規模經營,保障油茶生產用地需求。目前,全省200畝以下規模經營戶達1.46萬戶,占全省種植戶的43%,2024年油茶產業人均增收3184元。

強化資源供應鏈。加快推進油茶良種良法示范推廣和高產油茶示范基地項目。目前,全省建設油茶良種采穗圃18處,年供良種苗木1.1億株,油茶良種使用率達100%;建設高產油茶示范基地70個,2024年平均畝產油茶鮮果779公斤。

積極構建創新鏈。建立政產學研用協同推進機制,安排專項資金加強對油茶瓶頸技術的科研攻關,研制輕便省力茶果采摘裝置4套,在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

創優品牌價值鏈。構建“江西山茶油 地方公用品牌 企業自主品牌”的品牌價值體系,同時挖掘油茶傳統文化。2024年,江西山茶油線上銷售額同比增長45%。全省開發油茶文旅精品線路4條,建設油茶古樹公園4個。

云南怒江草果產業持續延鏈補鏈 草果產業收入約占農民收入31%

草果是林下作物。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98%以上的面積是高山峽谷,森林覆蓋率67.77%,優越的生態環境適宜草果生長。近年來,怒江州整合各類資金重點支持,引導草果產業在延鏈補鏈上持續發力。目前,全州草果種植面積達111.4萬畝,是全國最大的草果種植區和核心主產區。

2022年以來,怒江州推出草果信貸產品,州內7家金融機構向草果領域投放貸款1.57億元。2024年,怒江在兩個鄉鎮創新試點草果鮮果價格指數保險,覆蓋種植戶141戶、掛果面積739.9畝,2025年1月底完成賠付5.9萬元,單戶賠款最高4000余元。出臺產業提質增效獎補辦法,對草果產業經營主體給予成果獎補。目前,怒江州正在籌劃開展草果穩價貿易(儲備庫)建設。

怒江州規劃建設了草果產業“智慧農業”監測體系,對草果種植管護、災害防控、采收加工等進行全面監測。投運自動化草果生產線,研發推出了7個系列112款產品,上市銷售45款。同時,不斷優化升級產業鏈,建設草果主題現代農業莊園,開發觀光、體驗、康養等草果新業態,進一步拓寬產業發展空間。

2024年,全州有涉草果企業45個、合作社148個、家庭農場(作坊)201個,戶均100畝以上的種植大戶647戶,全產業鏈綜合產值22.99億元,帶動群眾人均增收超3400元,草果產業收入約占農民收入的31%。

“四大行動”提升延安蘋果生產質效 蘋果種植規模約占全國1/9

延安市位于陜西省北部,是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的世界蘋果最佳優生區。多年來,延安立足自然優勢,走出了一條“土特產”富民路。2024年,全市蘋果種植面積333.5萬畝,種植規模約占全國1/9、陜西1/3,產量500.03萬噸,鮮果產值271億元。

延安市以“四大行動”促進蘋果產業轉型升級。培優品種。建成全國最大蘋果種質資源基地,種植30多個新優品種,形成“早中晚”“紅黃綠”多元品種布局,培育出“延長紅”“秦脆”等本土品種。提升品質。認證綠色、有機等基地122.4萬畝,發展矮化密植果園90.2萬畝,改造老果園165.1萬畝。制定本土標準化技術規范,細化32項大工序、115項小工序流程。延安市老區建設促進會發展近萬畝富硒蘋果,促進果農增收??茖W防災。建立果園氣象站2145個,果園氣象監測密度提高至4公里。搭建防雹網57.6萬畝,實施旱作節水137.4萬畝。累計實施政策性蘋果保險、“保險 期貨”388萬畝。構建花期防凍、冰雹防御、防旱抗旱“543”防災減災體系。打造品牌。編制延安蘋果品牌戰略規劃,升級標識符號,健全管理辦法,打造延安蘋果、洛川蘋果兩大區域公共品牌。發布蘋果產業指數和價格指數。

10年來,延安市蘋果鮮果產值從86.2億元增至271億元,果農人均鮮果產值超3萬元。

圖片

編輯:李圣薇

初審:李燕

審核:苑鐵軍

閱讀 70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