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記者從省造林局獲悉,國務院對省級政府“十二五”防沙治沙目標責任落實情況的考核中,我省的綜合得分達到工作突出標準,考核等級為工作突出。
6月17日是第23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干旱日”,土地荒漠化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土地荒漠化是我省面臨的最為嚴重的生態問題之一,其主要分布在大同、朔州、忻州、呂梁、太原和晉中6個市的40個縣區。據了解,我省荒漠化潛在發生氣候區范圍總面積3280.39萬畝,其中已發生荒漠化的土地面積為2274.81萬畝,占69.3%。
近5年來,我省通過全力加快防沙治沙,沙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的要求,省、市、縣三級政府層層簽訂防沙治沙責任狀,落實政府領導的責任,強化對工程的管理和實施力度。依托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三北防護林工程、退耕還林工程等國家重點生態建設工程,按照“三定原則”,合理布局,科學實施,建設了古長城沿線防沙治沙工程、桑干河流域防沙治沙工程、洪濤山沿線防沙治沙工程、黃河沿線防沙治沙工程等百萬畝重點工程,萬畝以上重點工程100多處,荒漠化防治體系初步形成。
多年的治理取得了明顯成效。全國第五次荒漠化和土地沙化面積監測結果表明,監測間隔期內我省荒漠化土地面積有所減少。全省荒漠化土地面積由2009年的2361.83萬畝減少到2014年的2274.81萬畝,本期較上期減少87.02萬畝,減幅為3.7%,年均減少17.41萬余畝。昔日風沙肆虐、滿目荒涼的同朔古戰場正轉變為三松匝地、綠波涌起的塞外綠洲。處于荒漠化的各市、縣(區)建成了一系列森林公園,給人們提供了休閑康養的好場所。同時,荒漠化治理工程的實施,還帶動了一大批育苗戶、運輸戶、舍飼養殖和林果加工戶,建成了一批仁用杏基地,形成了一系列加工企業,優化了農村產業結構,促進了農村勞動力的轉移,不斷提高了當地農民的收入。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