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公約》
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
第一階段會議15日在中國昆明落幕
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伊麗莎白·穆雷瑪
當天接受記者視頻采訪時
稱贊大會“非常成功”
“達到了所有預期”
10月15日,2020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第一階段)在云南昆明閉幕。陳曄華 攝
穆雷瑪說,這是一次成功的大會,首先在于我們能夠在兩次推遲之后舉辦(這次大會)本身就是一個成功。而大會采取的線上線下結合方式,還讓世界其他地方(與會議舉辦地)連接在一起。
此次大會是聯合國首次以生態文明為主題召開全球性會議。5000余位代表通過線上線下結合方式參加大會,共同開啟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新進程。
更重要的是,大會成功舉行了COP15高級別會議,包括領導人峰會及部長級會議,舉辦了生態文明論壇。高級別會議通過了“昆明宣言”,生態文明論壇發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共建全球生態文明的倡議,為將于明年召開的第二階段會議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凝聚了廣泛共識、奠定了堅實基礎。
大會“讓我們有了明確而清晰的政治承諾”,穆雷瑪說,在高級別會議中,所有人都強調了他們對采用一個通用的、有變革雄心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的承諾。而“昆明宣言”很好地闡明了政治推動力。“過去多天中,各方開展了有效對話,這讓我們能朝著一個更具雄心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開展談判,從而為地球上每個人構建一個共同的未來。”
她特別指出,中國宣布率先出資15億元人民幣,成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支持發展中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這對我們來說是一項重大成就”。
穆雷瑪還認為,COP15在中國成功舉辦,為將在英國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大會創造了良好氛圍,其豐碩成果對氣候變化大會至關重要。
她強調,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之間存在內在聯系,這兩者相互依存,不能孤立應對,需要綜合的解決方案,因此COP15的成果也將有助于締約方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大會展開討論。
“中國已經成為生物多樣性方面的全球領導者,也將繼續在這方面發揮領導作用。”穆雷瑪說,中國正在向世界其他地方分享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的努力和成就,中國的經驗值得世界其他地方學習,并基于自身情況去效仿或推廣。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