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繪新卷——生態優先激活高質量發展綠色動能
媒體:新華社 作者:內詳專業號:日月峽資訊 2025/6/30 8:50:25
近年來,各地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生態優先,在綠色發展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前行。記者采訪了解到,各地致力于加強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力度,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繪就出一幅幅美麗的綠色畫卷,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甘肅古浪:九曲黃河水 潤澤八步沙
晴天麗日,水拍岸堤,一泓清水為干涸的土地帶來了生機。
這里是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引黃河水建成的八步沙沙產業水源工程調蓄水池正在這里發揮著重要作用。
地處甘肅河西走廊東端、祁連山北麓、騰格里沙漠南緣的古浪縣,縣境內有沙化土地239萬畝,約占縣域面積的30%以上,是全國荒漠化重點監測縣之一。
在長期的治沙過程中,作為全國綠化模范單位的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功不可沒。在八步沙林場場長、第二代治沙人郭萬剛的帶領下,林場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依托規?;郎持紊?、“三北”工程等項目,目前已完成固沙造林10.38萬畝,退化林修復10萬畝,日常管護封沙育林草面積45萬畝。
九曲黃河水,潤澤八步沙。成功蓄水的八步沙沙產業水源工程調蓄水池,為當地下一步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更好的水源保障。
從島礁到海洋 海南繪就生態保護美麗畫卷
近年來,海南省三沙市持續開展典型海洋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努力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不斷構建“從島礁到海洋”的保護治理大格局,描繪出一幅島礁城市生態保護修復的美麗畫卷。
走進三沙市七連嶼趙述島,島上植被郁郁蔥蔥,其中很多剛剛栽種的植被都源自島上的種苗培育基地?;刈?021年建設以來,每年培育數十種、約1.5萬株的西沙島礁本土植物。
海龜是海洋生態系統的旗艦物種,在地球上已經存在2億多年。西沙群島是我國目前現存最大的綠海龜自然產卵場。三沙市海洋保護區管理局組織駐島漁民成立專業巡護隊,覆蓋10余座島礁,漁民參與日常巡護占比達80%。此外,三沙市海洋保護區管理局還在北島部署了智能識別系統,識別記錄海龜產卵的行為模式以及上岸產卵過程。
珊瑚礁是典型的海洋生態系統。近年來,三沙市高度重視珊瑚礁的保護和修復工作。這片由三沙市海洋保護區管理局打造的“海底苗圃”,截至今年5月已成功培育珊瑚幼苗14.3萬株,成為西沙最大規模的人工珊瑚修復育苗基地。目前,三沙正在開創性建設國內首個珊瑚礁水下固定觀測網絡,標志著我國珊瑚礁生態觀測實現從階段性抽樣調查到連續性追蹤的跨越。
福建順昌:創新制度 厚植“綠色本底”
近年來,福建省南平市順昌縣通過制度創新與責任落實,構建森林資源保護發展長效機制。
護林員利用手機上的智能巡護APP,開展森林防火、防盜、防病蟲害、防外來有害生物的“四防”巡查,巡護信息通過“順昌智慧林業云平臺”實時上傳。當平臺捕捉到林區火源、非法砍伐等異常情況時,預警信息會及時發送至護林員的手機應用上。
目前,依托“人防 技防”立體管護網絡,順昌縣林業部門能更好地守護轄區的249萬畝林地。在嚴守生態紅線的同時,順昌縣積極推行林木精細化管理,探索林下套種經濟作物模式,有效提高林地綜合附加值。
當地林業部門持續發力,厚植“綠色本底”,釋放生態紅利。一幅“林有人管、山有人護、責有人擔、利有人享”的新圖景正在閩北大地上鋪展開來。
統籌:李杰 王健 李佳琳
編導:崔月平
記者:郭剛 程楠 趙玉和 郭圻
配音:姜語桐
包裝:夏勇
素材支持:三沙衛視 順昌縣融媒體中心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
閱讀 442 字數1424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