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祥城鎮存德村,10余座嶄新的鋼結構廠房次第而立,廠房里,懸掛式蠶架沿著軌道緩緩升降,蠶種在架上有序排列著,溫度控制器發出輕微的運轉聲……一年前,蠶農還守著土坯房,靠地龍燒火給蠶寶寶取暖。如今,蠶農自建的半自動化廠房,讓這個山區村完成了一場驚艷的“破繭成蝶”。
存德村發展蠶桑產業多年,村里有2000多畝桑園,150多戶蠶農。曾經,村里蠶房多為簡陋的土房,通風防潮效果不好,蠶農一直沿用著“一根竹竿挑桑葉,一口地龍燒保溫”的傳統模式,每到養蠶季,需要24小時輪流照看地龍火塘,不僅耗費大量人力,還面臨著溫度控制不穩定的難題,每戶蠶農一季最多只能照看6張蠶種。
2024年初,種蠶公司建議發展半自動化養殖,村兩委隨即組織10余戶蠶農前往東山鄉考察半自動化廠房,鋼結構梁柱和復合瓦封頂實現了密閉控溫,水泥硬化地面解決了衛生難題,尤其是懸掛式蠶架讓桑葉投喂效率提升3倍,控溫設備讓蠶繭優質率提高到95%以上……半自動化廠房帶來的輕松和效率,讓蠶農們羨慕不已。
考察歸來后,2戶蠶農率先響應自籌資金開始動工,在2024年7月建成兩座半自動化廠房,村兩委趁機挨家挨戶動員其他蠶農建設廠房。目前,全村已建成10余家半自動化廠房,單座廠房成本約7萬元。
首批廠房投產就交出亮眼答卷,蠶農陳澤仙家的30畝桑園擴大到70畝,養蠶量也從20張擴大到60張,春蠶季產出鮮繭280多公斤,收入2萬余元?!拔壹疫€要再建一座220平方米的半自動化廠房,廠房建好后,養蠶量也要擴大到100張以上了?!标悵上烧f。
今年春天,存德村的新鮮蠶繭以每公斤71元的高價售罄,夏蠶正待上市。2025年全村蠶桑產值預計達800萬元,戶均增收6萬元。
“下一步,我們打算鼓勵更多的蠶農建設半自動化廠房,擴大養蠶規模,帶著蠶農外出學習技術,引進更先進的設備,讓更多的群眾增收致富?!贝娴麓妩h總支書記、主任谷貴芬說。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