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三北工程攻堅戰全面展開的關鍵之年。今春,內蒙古、山西、陜西、甘肅、寧夏五省區以防沙治沙為主攻方向,全力推進黃河“幾字彎”攻堅戰,保證打好打贏三北工程攻堅戰。
系統謀劃扛實攻堅責任
五省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穩步推進三北工程,為黃河“幾字彎”攻堅戰筑牢根基。
內蒙古發布2024年第1號和第2號總林長令,對三北工程三大標志性戰役、加快推進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建設作出系統謀劃和部署,建立包聯片區工作機制,10位自治區負責人每人聯系1至2個盟市,靠前指揮、參戰督戰、持續跟進、包干到底。
山西成立三北工程攻堅戰專班,出臺《關于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的實施意見》,印發《關于全面加強三北工程建設的令》,要求科學開展攻堅行動,持續鞏固建設成果,為筑牢祖國北疆綠色屏障作出山西貢獻。
陜西召開全省荒漠化綜合防治和黃河“幾字彎”攻堅戰工作推進視頻會,印發《陜西省防沙治沙規劃》《陜西省荒漠化綜合防治和黃河“幾字彎”攻堅戰行動方案》,部署14項重點行動推進荒漠化綜合防治。
甘肅發布2024年第1號省級總林長令,要求提高政治站位,扛牢工作職責,加強治山、治水、治沙全要素管理,建立健全三北工程工作協調機制,堅決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
寧夏發布2024年第1號總林長令,把全力打好黃河“幾字彎”寧夏攻堅戰作為首要內容安排部署,成立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為雙組長的領導小組和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的工作專班,將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升格為正廳級政府直屬機構,2個地級市和11個縣(區)獨立設置林草機構,全力打好黃河“幾字彎”寧夏攻堅戰。
錨定目標明確攻堅任務
五省區謀篇布局,明確三北工程六期總體目標,科學部署2024年度攻堅任務。
內蒙古秉持2030年完成9704萬畝治沙任務的總目標,確定2024年度完成造林300萬畝以上、種草1300萬畝以上、防沙治沙1500萬畝以上的建設任務。
山西預計到2030年,全省73%以上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沙化土地面積持續下降,三北工程區林草覆蓋率超過46%,黃河“幾字彎”山西攻堅戰取得決定性勝利。
陜西錨定4289萬畝的總目標,預計到2030年全省460萬畝中、重度沙化土地全部轉為輕度以下,荒漠化土地減少340萬畝,水土流失面積減少1680萬畝,明確2024年度造林440萬畝、退化草原修復20萬畝、治理沙化土地93萬畝。
甘肅規劃到2030年底,全省大部分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沙區植被平均蓋度提高到19%以上,明確2024年全省造林260萬畝以上,種草改良400萬畝以上,沙化土地綜合治理285萬畝以上。
寧夏規劃到2030年完成治理任務820萬畝,森林覆蓋率由11.35%提高到12.4%,明確2024年完成造林種草150萬畝,荒漠化治理90萬畝。
篤行實干創造攻堅成果
五省區搶抓植樹造林黃金時機,結合義務植樹活動,有序開展春季造林工作,多方式、多途徑擴綠,全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
內蒙古已完成防沙治沙604萬畝,是去年同期完成量的近4倍。巴彥淖爾市把握春季造林時機,大抓項目、緊抓快干,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沙化土地治理超100萬畝。
山西堅持不懈擴綠、興綠、護綠,推動森林“四庫”聯動。晉中市壽陽縣開展全省推進三北工程建設暨省綠化委員會成員單位義務植樹活動。中條山國有林管理局持續推進春季國土綠化工作,高質量完成春季造林3萬畝。
陜西各地治沙造林熱潮不斷,力爭春季完成60%的任務。長武縣實施荒山造林1.8萬畝,累計栽植白皮松、油松、云杉等常綠苗木67萬余株。榆陽區完成人工造喬木林5.4萬畝,封山(沙)育林3.5萬畝,人工種草0.4萬畝,退化草原改良0.3萬畝,圍欄5萬米,完成裸露沙地治理1萬畝。
甘肅組織開展三北工程攻堅戰項目建設。天水市科學謀劃春季造林工作,已完成各類造林2.25萬畝,完成義務植樹234.05萬株。
寧夏各市縣積極推進三北工程攻堅戰。石嘴山完成營造林1400畝,場地平整1.2萬畝,栽植苗木16.2萬株。中衛市已全面完成春季綠化任務,完成營造林25.7萬畝。
創新引領注入攻堅動能
五省區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豐富的形式、創新的模式,為打贏攻堅戰注入新動能。
內蒙古圍繞調動農牧民參與防沙治沙的積極性,探索實施“以工代賑”“以補代造”“以獎代投”“先建后補”等治沙措施。赤峰市發動農牧民投資投工投勞,就近參與有償治沙和后期管護。鄂爾多斯市鼓勵農牧戶以承包、租賃、入股等方式參與生態建設。阿拉善盟大力支持有意愿的農牧民主動申請并按照相關規程進行治沙,驗收通過后按照建設標準進行補貼。
山西黑茶山國有林管理局聚焦山地造林成本高、耗時長、成活率低等難題,因地制宜采用無人機運苗、覆蓋保墑、套袋套管等方案,降低了運輸成本,提高了造林成活率。桑干河楊樹豐產林實驗局楊樹林局開展“騰籠換鳥”戰略,發展草種繁育基地,培育觀賞草、生態草,拓寬了發展空間。
陜西綏德縣采取坡面打扎、壘石坑造等方法,克服山勢陡峭、立地條件差等困難,“鑿”出片片新綠。榆林市積極探索林草碳匯防沙治沙,計劃用5年時間,集中連片建設碳匯林業示范基地20萬畝,實現沙地治理和儲碳固碳雙重目標。
甘肅針對“底子薄、財政弱、項目小、融資難”等工程建設難題,進行大膽改革。白銀市探索“林草項目+政策性貸款+社會資本”融資模式,實行“三年造、五年管”造林模式,八年后驗收合格交政府統一管護。
寧夏圍繞林草資源“一張網、一張圖、一平臺”的目標,統籌整合各類數據資源,構建寧夏智慧林草云平臺,有效提高了寧夏林草信息化水平。中衛市運用刷狀網繩式草方格、蘆葦高立式沙障草方格、人工藍藻沙結皮等創新技術,打造24.29萬畝鎖邊固沙生態修復示范區。(宋琪 趙旭)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