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yndaily.yunnan.cn/content/202507/05/content_269380.html
薛凱文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深刻揭示了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協同共生的內在規律,為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作為我國西南生態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區域,云南既是國家生態安全的戰略要地,也是邊疆民族地區探索綠色發展道路的實踐前沿。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考察云南,都對生態文明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強調云南要努力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為云南發展錨定方向。近年來,云南創新工作思路,以系統性思維統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通過制度創新釋放生態紅利,依托資源稟賦重塑發展動能,破解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矛盾。形成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互促共進的良性循環,要從生態法治建設、綠色產業轉型、多元共治模式等方面協同發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完善制度體系,夯實協同發展根基。面對云南復雜多樣的生態系統及多民族、跨區域的利益協調需求,需通過制度創新打破發展瓶頸。一是構建嚴密的生態保護制度體系。針對云南生物多樣性的典型特征,持續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公園管理等法規,強化生態保護紅線管控,嚴格落實自然保護地管理制度,建立“源頭預防、過程監管、后果嚴懲”的全鏈條制度閉環。健全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機制,嚴厲追責破壞行為,形成“不敢破壞、不能破壞、不想破壞”的長效治理格局。二是建立綠色經濟激勵制度。依托綠色能源資源優勢,加強政策引導可再生能源投資,推動綠色能源與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打造“綠電 產業”發展模式。在高原特色農業領域,優化有機產品認證與補貼機制,引導茶葉、鮮切花、中藥材等產業向綠色化、品牌化升級。探索生態產品價值核算體系,推動碳匯交易試點,讓生態保護的地區和群眾獲益。三是健全考核評價制度。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黨政領導干部考核體系,大幅提升生態指標權重,構建“生態賬 經濟賬”雙考核機制。實行差異化獎懲,表彰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突出貢獻者,問責造成環境損害的行為,倒逼各級干部樹立正確政績觀,推動協同發展理念落地。
推動產業轉型,培育協同發展新動能。云南立足資源稟賦,需加快傳統產業綠色改造,培育壯大新興綠色產業,構建具有云南特色的綠色產業體系。一是推進傳統產業綠色化升級。針對傳統產業轉型壓力,依托綠色能源優勢,實現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進階,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在制造業領域,推廣清潔生產技術,鼓勵企業采用綠色生產模式。加大兼并重組力度,淘汰落后產能,優化產業布局以降低生態影響。二是培育新興綠色產業集群。發揮云南“植物王國”“動物王國”生物資源優勢,以龍頭企業為引領,深化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重點發展藥物、化妝品等產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在數字經濟領域,加快布局綠色數據中心,推動數字經濟與綠色經濟有效融合。整合自然景觀與民族文化資源,打造“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旅居云南”等文旅品牌,實現生態資源向經濟價值轉化。三是夯實高原特色農業綠色根基。聚焦茶葉、鮮切花、咖啡等優勢產業,堅持綠色化、有機化、品牌化發展方向。完善質量安全監管體系,著力打造“云系”“滇牌”品牌,讓綠色優質農產品走向全國、邁向國際市場。
創新治理模式,構建協同發展格局。云南更需立足地區特色創新治理模式,構建多元共治生態治理體系。一是強化政府主導作用,夯實統籌協調機制。堅持生態優先頂層設計,完善生態文明建設與綠色經濟協同發展規劃,統籌九大高原湖泊保護、長江流域修復等重點工程,借鑒滇池綜合治理等成功經驗,形成“規劃一張圖、治理一盤棋”的系統推進模式。創新多元化投入機制,探索生態資源融資路徑,構建“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協同”的投入體系。二是壓實企業主體責任,激發綠色轉型內生動力。建立“理念引導 制度倒逼 技術賦能”的企業責任體系。將ESG(環境、社會、治理)理念融入企業戰略,通過技術創新提高資源利用率。健全“守信激勵 失信懲戒”機制,完善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制度,倒逼高耗能企業建立清潔生產長效機制。支持龍頭企業組建綠色技術創新聯盟,攻克工業固廢、重金屬污染防治等技術,實現從“被動治污”到“主動創綠”的價值升級。三是凝聚社會共治共識,激發全民參與活力。系統推進生態文明教育,將生態理念融入黨政學習、干部培訓和國民教育全過程。深入開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兩山”實踐創新基地等創建活動,發揮示范引領效應。完善公眾監督舉報和獎勵機制,讓生態保護監督成為全民自覺行動。以云南亞洲象“北上南歸”等溫暖故事為切入點,講好生態保護云南故事,激發全民生態保護熱情。
[作者系云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本文系云南大學第十五屆研究生科研創新重點項目“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生態文明制度的云南實踐研究”(項目編號:KC-23235752);云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第八屆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鄧小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基于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視域研究”(項目編號:2024-YNUMY-03)的階段性成果]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