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竹代塑”創造引領綠色未來
四川林草 2025年06月27日 15:36 四川
面對全球塑料污染持續加劇的嚴峻挑戰,挺拔的翠竹、蒼翠的竹海正以其可再生的力量、可降解的稟賦掀起一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綠色變革。
2022年,中國發出“以竹代塑”倡議,迅速獲得國際共鳴。2023年,《加快“以竹代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正式實施。計劃提出,各部門圍繞科技創新提升、產業生態培育、產銷對接促進、重點場景替代、特色地區引領、社會宣傳引導、國際交流合作七大重點行動開展相關工作,明確了中國引領這場綠色變革的路線圖。
2025年,三年行動計劃即將圓滿收官,一幅科技賦能、產業興旺、全球合作的“以竹代塑”畫卷躍然眼前。
竹鍵盤、竹鼠標
完善頂層設計
“以竹代塑”蓬勃發展,源于頂層設計的戰略引領和日益緊密的全球協作。2023年,中國政府與國際竹藤組織聯合制定《“以竹代塑”全球行動計劃(2023—2030)》,提出六大行動目標和23項具體行動,有力推動全球綠色發展。
與此同時,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國家林草局聯合印發《加快“以竹代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系統部署了七大重點行動和三大保障措施,并發布《“以竹代塑”主要產品名錄(2023年版)》。當前,新版產品名錄即將發布。
為更好貫徹落實“以竹代塑”倡議,2023年,國際竹藤中心牽頭謀劃了“以竹代塑重大關鍵技術創新研究與示范”項目,按照“以竹代塑”產業鏈布局,圍繞“原料資源、技術產品、評價體系”設計了五大研究內容,為后續開展“以竹代塑”相關研究奠定了基礎。院士、專家論證后充分肯定了項目立項的重大意義和研究內容,一致認為進行“以竹代塑”創新研究頂層設計對于推動倡議落實、提高“以竹代塑”產業生產效率和資源利用水平等具有重要意義。
同時,國際竹藤組織謀劃啟動了針對成員國竹種特點的“試點成員國‘以竹代塑’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選取7個成員國開展相關研究,開發面向全球的“以竹代塑”全鏈條新范式與新模式。國際竹藤組織攜手52個成員國、3個觀察員國和國際合作伙伴,積極探索竹藤作為基于自然的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的潛力與價值,推進國際、區域和國家層面的政策發展、公共活動、示范項目、知識共享等重點工作,成為促進竹藤相關領域南南合作與南北對話、踐行全球發展倡議、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平臺。
目標如期實現,機制持續完善。今年1月,國家林草局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在北京召開“以竹代塑”座談會,12個部委、五大竹產區以及國際竹藤組織有關負責人參加,就“以竹代塑”的進展、成效、問題等進行研究部署。
強化科技創新
“以竹代塑”,科技先行。突破資源培育、產品研發、裝備制造等關鍵核心技術,是產業發展的基石。三年行動計劃將“科技創新提升行動”置于首位,匯聚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圍繞“以竹代塑”產業發展中的關鍵核心技術開展攻關。
無人機運送竹子下山
國家科研項目密集布局。國家自然基金委設立重大項目“竹材代塑結構調控與定向重組轉化機制研究”,科技部設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揭榜掛帥”項目“竹基代塑產品加工關鍵技術開發與應用”,中國工程院設立戰略研究與咨詢項目“以竹代塑全產業鏈技術創新戰略研究”,正在加速開發日用、汽車用、農業用等竹基代塑新產品。
創新平臺體系加速構建。圍繞“以竹代塑”基礎研究能力提升,國家林草局組建了國家以竹代塑創新研究院、以竹代塑國家創新聯盟,與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了國家林草裝備科技創新園,搭建起以市場為驅動、技術為支撐的開放式合作模式。
地方與企業踴躍投入。部分地方政府設立專項資金,大批企業依托自研項目,支持從林道建設、竹林經營到產品制造、裝備研制的全鏈條創新。
培育產業生態
“以竹代塑”全球倡議的提出,為擁有豐富竹資源的地區注入了強勁動能。依托豐富的竹資源和產業加工基礎,各地竹產區著力推動全鏈條、全要素協調發展,初步構建起品類齊全、業態豐富、特色明顯的竹產業體系,一片片竹林正轉化為支撐地方經濟的“綠色金礦”。
我國現有竹加工企業1萬多家,2024年全國竹產業產值5000多億元,竹產品進出口貿易達23億美元。福建、四川兩省竹產業產值均突破1000億元。近10個縣市竹產業產值超100億元。
興文創新竹日用品交易中心(張學敏 攝)
在產業規模持續壯大的整體表現下,各地方產業集群發展各具特色。
福建南平打造“一核一帶兩翼”竹產業空間布局,形成涵蓋上游竹拉絲、竹片,中游竹膠板、重竹板,下游竹地板、竹家具、竹工藝品,以及竹下腳料再利用、筍食品加工等在內的完整產業鏈,并實現全鏈循環利用。
浙江安吉打造“國家竹產業示范園區 國家竹產業研究院 5個小微產業園 N個竹材分解點”的產業平臺體系,形成包含竹用品、竹食品等在內的八大系列3000余種產品的品類格局,持續拓寬“以竹代塑”應用場景。
江西資溪打造全省首個竹科技產業園、全國首個竹科技創新中心,引進20余家龍頭企業入駐,并借助智庫力量共同推進“以竹代塑”科技研發、產品測試與成果轉化,構建從毛竹下山到初加工再到精深加工一條龍全產業鏈條,形成較完備的竹科技研究與產銷經營發展體系。
湖南桃江堅持集約集群發展,構建“一園五區多點”發展布局,形成以傳統加工為基礎、精深加工為核心、循環利用為輔助的竹產業集群,并打造“竹旅文體康”產業融合發展鏈群,創新竹產品、弘揚竹文化、壯大竹產業。
豐富替代場景
替代,是“以竹代塑”的落腳點。
浙江安吉的精品民宿里,游客使用的不是一次性塑料洗漱用品,而是紋理天然、觸感溫潤的竹牙刷、竹梳等;打開外賣App,隨餐送達的竹勺、竹叉、竹吸管等悄然取代了塑料制品;漫步景區,商店提供的購物袋是能夠完全降解的竹纖維袋……
這些場景并非在未來,而是三年行動計劃實施以來,“以竹代塑”在全國各地重點領域加速落地、融入日常的鮮活寫照。
2023年,三年行動計劃同步發布了《“以竹代塑”主要產品名錄》。名錄對產業發展的引領和指導作用日益顯現,各地區和有關部門穩妥有序推進竹制品替代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探索了很多管用實用好用的替代場景。
名錄引導地方實踐,催生了一大批性能優異、廣受歡迎的“代塑明星產品”,在各個行業嶄露頭角,展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
竹吸管成為國際市場的新寵,遠銷歐洲、北美等110多個國家和地區,僅安徽鴻葉集團年產就達20億支,依然供不應求。一次性竹餐具正逐步走向餐桌。
一次性竹紙杯、竹吸管
竹格淋水填料憑借使用壽命長、維護成本低、可完全降解的優勢,在冷卻塔填料市場占據5%的份額,為工業領域注入綠色動能。
竹編土工格柵成功應用于護坡固土、路基加固、水利設施軟基加固等工程,其優異的性能和生態價值被廣泛認可,預計撬動高達400億元的市場空間。
竹質殼體兼具實用性和工藝性,僅江西銅鼓江橋竹木業公司就累計銷售竹鍵盤380萬套、竹音箱210萬臺、竹計算器160萬臺。
竹纏繞復合管道可代替大管徑塑料管廣泛應用于水利水電、城鎮管網等工程,已進入產業化和推廣應用階段。竹質汽車內飾構件已從實驗室走向工廠,進入汽車公司試生產階段。
竹纏繞復合管道
開展推廣示范
打通產銷堵點,讓“以竹代塑”產品順暢抵達消費者和終端用戶,是產業發展的關鍵一步。3年來,各地各部門通力合作、搭建平臺,織起一張促進消費流通的產銷網,積極推廣開拓竹產品市場。
國家林草局支持商務部依托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舉辦了“推動以竹代塑 促進綠色消費”論壇,對“以竹代塑”進行了政策解讀和專題報告。
國際竹藤組織及福建、江西、湖南、浙江等地政府和企業聯合舉辦研討會、發展峰會、博覽會、展銷會、招商會和現場會,有效推介了“以竹代塑”產品,促進了產銷協同、供需對接,積極培育竹產品綠色消費市場。
發揮區域特色優勢,樹立標桿,是三年行動計劃的重要策略。一批先行先試區正為全國“以竹代塑”發展打造樣板。
設立浙江省為“以竹代塑”先行示范省,為各地“以竹代塑”產業發展樹立了標桿。浙江安吉率先開展“以竹代塑”應用推廣基地建設,印發《安吉縣“以竹代塑”應用推廣基地實施方案(2023—2025年)》。福建南平率先開展“以竹代塑”示范城市建設,印發《南平市推進“以竹代塑”示范城市建設實施方案(試行)》。安徽在池州市、黃山市、寧國市、廣德市、岳西縣開展首批省級“以竹代塑”應用推廣試點建設。
強化宣傳引導
提升公眾認知,培養綠色消費習慣,是“以竹代塑”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基礎。多維度、立體化的宣傳引導行動,讓“以竹代塑”理念深入人心。
依托科技活動周、全國科普日、國內外會議和論壇等特殊節點,國家林草局宣傳中心、竹藤中心等通過專題報告、宣傳手冊、展品展示、實驗展演等形式,科普“以竹代塑”知識、推介“以竹代塑”成果,并組織專家參與CCTV-10“透視新科技”、CCTV-13“朝聞天下”、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人民日報》、《中國綠色時報》、《環境經濟》雜志等主流媒體專題采訪,推出系列專題報道。國際竹藤中心多次組織“以竹代塑”進校園、進社區、進機關。
竹家居展廳(湯文娟 攝)
深化國際合作
推動“以竹代塑”倡議與國際議程協同,促進全球落實,展現大國擔當,是三年行動計劃的全球視野。
引領全球議程。國家林草局聯合國際竹藤組織積極推進“以竹代塑”倡議與國際相關議程的協同以及全球落實進程。2023年11月,在北京舉辦首屆以竹代塑國際研討會,來自全球50個國家和8個國際組織的有關官員、專家學者、企業家等代表參加會議,發布了《“以竹代塑”全球行動計劃(2023—2030)》。
國際舞臺高頻發聲。國家林草局同“一帶一路”國家深入對接,舉辦多期“以竹代塑”援外培訓班,開展竹種質資源調查等科研工作。推動“以竹代塑”主題邊會、專題報告和產品展覽多次出現在聯合國大會、《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聯合國森林論壇等國際會議,凝聚竹子作為塑料污染解決方案的共識,宣傳我國綠色低碳發展成果。
舉辦高端論壇與展覽。支持國際竹藤組織開展“試點成員國以竹代塑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參加相關國際組織議題談判,依托中國服貿會、消博會等國際展覽平臺開展宣傳。特別是2024年10月,積極支持駐歐盟使團在布魯塞爾舉辦“中歐非竹科技創新與綠色產業合作論壇”暨“以竹代塑”主題展覽,對增進中歐非合作交流、促進綠色發展、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挑戰作出了積極貢獻。
竹制品展覽
地方逐步與國際接軌。浙江、安徽、湖南、廣東、江西等地相關單位已與加拿大、印度等28個國家開展了“以竹代塑”合作,涉及技術研究、產品推廣等多個領域。
三年耕耘,碩果盈枝。三年行動計劃扎實推進,不僅提升了我國在綠色材料領域的創新力與產業競爭力,培育了新的經濟增長點,更在減少塑料污染、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方面作出巨大貢獻。
從實驗室的尖端科技突破到車間工廠的流水線生產,從地方特色的示范場景到國際舞臺的凝聚共識,一根根翠竹正創造著可持續發展的綠色未來。三年行動計劃不是終點,“以竹代塑”的綠色浪潮奔涌不息,中國將繼續攜手全球伙伴,為共建清潔美麗的世界貢獻更多中國智慧。
(本文圖片除署名外均由國際竹藤中心提供)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作者:果叮咚 張國鵬
拓展閱讀
點分享
點收藏
點在看
點點贊https://mp.weixin.qq.com/s/JUwqfbc0XbLzN5kQGo9B4A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