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深入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全方位展示車八嶺保護區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推動生態文學的創作與傳播,3月28日,“綠水青山車八嶺”生態文學作品征文活動啟動儀式暨生態文學研討會在廣東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功舉行,活動由《今日國土》雜志社、始興縣人民政府、今日國土生態文學委員會、廣東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共同舉辦,《今日國土》雜志社社長、今日國土生態文學委員會主任柳忠勤,人民日報文藝部原副主任、散文作家王必勝,《今日國土》雜志執行主編王憲福,中共始興縣委書記華關,中共始興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俊楓,車八嶺保護區管理局局長束祖飛、副局長宋相金,始興本土專家饒紀騰、饒欠林、陳志強等嘉賓、作家、文學愛好者及管理局干部職工共計30余人參加啟動儀式?;顒佑芍袊鴪蟾嫖膶W學會副會長、生態文學作家李青松主持。
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
生態文學作家
“本次征文活動以“綠水青山車八嶺”為主題,旨在鼓勵廣大作家和文學愛好者深入車八嶺保護區,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用文字描繪出這片土地的綠水青山,講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故事。我們期待收到充滿情感、富有哲理、具有藝術感染力的作品,讓更多的人了解車八嶺、愛上車八嶺。
《今日國土》雜志社社長、
今日國土生態文學委員會主任
生態文學是關于人與自然、人與萬物的關系學,所以生態文學所描述的不只是人與自然的關系是怎樣的,更重要的是反映人與自然的關系應該是怎樣的,蘊含了一定前瞻性和美學的內容。生態文學是追求美的文學,這種美是人和自然共生、共融的關系?!熬G水青山車八嶺”生態文學作品征文活動,正是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弘揚生態文明,展示車八嶺獨特的自然魅力和人文底蘊,推動生態文學創作和傳播的重要舉措。
中共始興縣委書記
車八嶺世界生物圈保護區是始興的靚麗名片,綠色是始興的鮮明底色和最大優勢,始興縣還是唐朝名相和詩人張九齡的故鄉,自古就有山水文學傳統,今天啟動的生態文學征文活動,目的就是要通過對新時代的生態文學書寫,展示車八嶺、展示始興的山水之美、生態之美、人文之美,是將“兩山”理論應用在生態文學上的一次生動實踐。
中共始興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舉辦“綠水青山車八嶺”征文活動暨生態文學研討會,既體現了車八嶺自然保護區對生態文學的高度重視,也是推動始興生態文學發展的有力舉措。希望大家在綠水青山中滋養創作熱情,從鳥叫蟲鳴中獲取創作靈感,形成一批生態文學精品,進一步展示始興在綠美廣東生態建設中取得的可喜成就。
車八嶺保護區管理局局長
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生態是文學發生、成長的土壤,文學是推動生態文化建設的載體和媒介,是情感的抒發,又是思想的交流,更是靈魂的觸摸。我們期待通過這次活動,在各位作家、文學愛好者生動的文筆中展現出車八嶺人的創業歷程,描繪出保護區優美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資源,刻畫出社區村民在參與生態保護中追求、實現幸福生活的點滴故事,凝練出“物種寶庫 南嶺明珠”獨具魅力的生態文化和社區文化。
在生態文學研討會上,與會嘉賓、作家們觀看了車八嶺主題宣傳片,分享了他們對生態文明理念的理解和感悟,并就在車八嶺保護區采風期間的見聞進行深入交流,在分享所見所想所感所悟的過程中碰撞激發創作靈感,同時集體采訪了饒紀騰、宋相金、肖榮高、馮均、邱紹聰等車八嶺的代表,進一步了解保護區的發展歷程、資源概況、建設成果、社區協調發展實踐等。與會人員紛紛表示,“綠水青山車八嶺”生態文學作品征文活動的正式啟動,不僅是對車八嶺自然美景和生態文化的一次深情致敬,更是對生態文明理念的一次廣泛傳播,期待通過這次活動,能夠激發更多的人對生態環境的關注和熱愛,能夠帶動更多的人參與到綠美保護地提升行動中來,為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為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凝聚智慧和力量。
活動啟動儀式及研討會開始前,全體嘉賓和作家們組織到車八嶺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入口社區和保護區內的負離子小道、有機茶場、保護管理站、珠江縱隊坳背突圍戰遺址等處進行實地采風調研,還走進社區百姓家中交流、座談。
據了解,廣東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廣東省北部始興縣境內,東南部延至江西省全南縣,總面積7545公頃,為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的森林生態系統及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是世界同緯度地區森林植被的典型代表,被譽為“物種寶庫 南嶺明珠”,是全國首個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野生動物智能監測示范保護區,先后榮獲國際自然保護地聯盟成員、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示范基地等10多項世界級和國家級名片。
“綠水青山車八嶺”生態文學作品征文活動設置一等獎1名,獎金10000元(含稅);二等獎3名,獎金各5000元(含稅);三等獎5名,獎金各3000元(含稅);優秀獎10名,獎金各1000元(含稅)。作品應為反映廣東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生態文學原創作品。主要圍繞生物多樣性資源、自然景觀、生態保護、科研監測、科普宣教、社區發展等方面進行創作,作品要求主題鮮明,語言清新靈動,自然氣息濃郁。包括報告文學、散文隨筆等多種文體,字數3000-5000字左右,詳情如下:
出品:始興融媒體中心
來源:車八嶺保護區
編輯:曾子薇
責編:吳陸軍
監制:廖向榮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