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經濟林產業。
探索“林菌”“林藥”種植。
發展林下養殖產業。
發展林下養殖產業。
工作人員在地里觀察板藍根生長情況。
游客體驗采摘。
掃碼觀看
核心提示
林草興則生態興。把森林變成水庫、錢庫、糧庫和碳庫,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戰場。
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永壽縣森林資源豐富,林草總面積達到67萬畝,林草覆蓋率達到50.42%。昔日的旱腰帶變成如今林間種菌、藥材,林上種花椒、柿子、核桃,林下養蜂、禽、畜,林中發展森林旅游、森林康養……永壽逐步形成了“林上有果摘、林中有畜養、林下有套種”,一座多元立體式“綠色金庫”呼之欲出。讓森林這座寶庫,不僅提供生態服務功能,還衍生出林業一二三產業,讓郁郁蔥蔥的山林原野淌金流銀,走出了一條逐綠而行、因綠而興的發展新路。
本報記者 馬沅聰
一片綠水青山就是一個“綠色銀行”,一個林業特色產業就是一棵致富“搖錢樹”。
“發展林業產業,建設森林‘四庫’,向森林要效益,最本質的就是要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讓‘綠色顏值’和‘金色產值’共生共贏?!睂τ谟缐劭h如何探索“森林 ”產業多元融合發展新路徑,12月13日,該縣林業局副局長蒙小東這樣說,廣袤山林、枝繁葉茂的背后,是一場綠色發展的變革,他們以森林為物質載體,高效利用森林資源,探索“森林 ”經濟發展新模式,不斷優化生態空間,持續壯大綠色產業,大力發展森林旅游,創造經濟、社會、生態等綜合價值,打好“森林牌”實現“林業興”,帶動“生態好”推動“旅游強”,助力“鄉村美”實現“百姓富”。
理念更迭——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近年來,永壽縣充分認識到森林不僅是自然資源,更是寶貴的生態財富和旅游資源。通過創新發展理念,推動林業從傳統的資源開發向生態服務、旅游休閑、森林康養等經濟發展多維度轉變。打造了漆水河國家濕地公園,翠屏山森林公園,云集生態園,永平森林小鎮,寨里村農旅融合園等一批自然、生態、人文景區。
12月13日,走進永壽縣云集生態園,冬日的暖陽透過濃密的樹林,灑下斑駁光影,猶如散落一地金箔,給山林增添了別樣的色彩。
“我們園區地處永壽縣甘井鎮,占地約13000畝,聚集了永壽北部優質的森林、氣候、人文資源,森林茂密,植被豐富,林草覆蓋率達到85%以上?!痹萍鷳B園總經理王震介紹,依托優質的森林資源,在生態文化旅游發展方面,共建設了60余處自然、人文、科技景觀,而且園區以建設“關中壑谷,詩酒遠山”——鄉村田園式慢生活體驗地為目標,突出藍溪書院文化與柿子主題文化,不斷豐富景區內涵和旅游體驗,初步形成了四大功能區,即以黃土溝壑與原生槐林為核心的自然風光體驗、以藍溪書院為核心的優秀傳統文化體驗、以云集酒莊為核心的柿酒工業文化體驗、以柿創園為核心的現代農業體驗,形成了“吃、住、行、游、購、娛”等要素齊全、初具規模的綜合性旅游度假景區,不斷豐富景區內涵和旅游體驗。
據悉,為了讓森林服務更廣,永壽縣除了打造了一批像云集生態園這樣的景區,還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森林康養、森林旅游的條件,整流域推進渭北地區固溝保塬綜合治理和生態保護修復項目。通過大力實施“三北”“天?!狈雷o林等重點工程,形成了永壽蔚為壯觀的綠色百里頁梁。建成新312國道永壽縣城過境改線段綠色景觀長廊等生態廊道,在永甘路、永店路、能化五路三個平交十字,按照不同的設計風格建成牡丹游覽區、休閑憩息區和月季觀賞區大型休閑娛樂城郊公園。建成休閑綠地10處,綠色社區3個,森林小鎮1個,綠色家園示范村及森林鄉村31個。在槐樹林景區建設林下休閑步道2.5公里,打造了怡心嶺、青云臺、槐香里、尋覓林4處槐林體驗地,讓廣大群眾共享生態建設成果,助力全縣生態旅游發展。
永壽縣形成了以林為主、林果結合、城鄉一體化的森林生態體系,形成城區園林化、道路林蔭化、鎮村花園化的特色生態景觀。
產業疊加——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
“生態飯”才是產業飯、長久飯。圍繞林業特色產業發展,永壽縣積極探索林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推動林業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打造特色經濟林產業和推動林下經濟發展,建設綠色富民產業體系,探索林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走出一條生態保護、林農致富“雙贏”新路子。
“我們也是在縣林業局支持幫助下,今年才開始嘗試在林下種植中草藥,目前種植了200多畝板藍根,希望通過這種種植模式的嘗試,將來能帶動周邊農戶發展林下經濟?!痹诒O軍街道永壽村,陜西偉東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景偉杰和縣林業局技術人員在地里正在查看板藍根長勢,他說,自從試種藥材后,只要有空都要到地里轉轉,也經常和技術人員溝通生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他希望這種嘗試能夠成功,這樣不僅可以把大面積林下用地有效利用起來,更重要的是可以為周邊群眾提供就業崗位,增加收入。
和景偉杰想法一樣的還有渠子鎮華晟生態農業園負責人楊斌。12月13日下午,記者走進園區,楊斌正忙碌指揮工人對溝壑槐林下用地進行平整?!耙酝覀兌际窃诖笈锢锓N植赤松茸,但是今年經過前期多方考察,決定嘗試在林下種植赤松茸,林下種植不僅投入成本低,還能使赤松茸與樹林之間形成‘生長互補’,林下仿野生栽培赤松茸能充分利用林內陰涼、濕潤的微環境,高效利用林下空間,栽培的菌類不僅產量高,而且品質也好。此外,菌渣分解后的殘余物可有效促進樹木生長,提高林農的經濟效益?!睏畋笳f,他們還制定了林下種植赤松茸大棚菇陜西地方標準,赤松茸營養價值豐富,市場前景廣闊,而且從播種、管護、采收等環節都需要大量人工,可帶動附近村民就業。如果成功,他還琢磨著把林下種植赤松茸產業鏈進一步拉長,探索“采摘觀光 鮮貨售賣 烘干加工 電商銷售”的發展模式,帶動更多鄉親增收致富。
永壽縣除了探索“林菌”“林藥”,改變了以往單一的農田種植模式,還大力發展林禽、林畜、林蜂等產業,并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堅持“企業 合作社 農戶”的經營模式,將碎片化的零散集體林地集約利用,通過林業產業配套項目的實施,引導涉林企業、合作社、村集體帶動周邊群眾發展林下中藥材種植,林蜂養殖,林下蛋雞、生豬養殖等林業產業。2023年,全縣林農通過林地流轉、林地入股、保底分紅、帶動就業等方式人均增加收入9000元以上。并逐步形成了“林上有果摘、林中有畜養、林下有套種”的立體林業經濟新格局,以充足的“含綠量”提升發展“含金量”。
產業園區——精準發力,多點開花
近年來,永壽縣還因地制宜,多向發力,堅持把引進新品種、推廣新技術作為推動該縣林果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突破口,引導農戶種植花椒、柿子、核桃等經濟林,干雜果樹種植面積達1.7萬余畝,讓林果產業成為農民增收的新渠道。
在甘井鎮煙莊村,村民正在花椒地里進行冬季樹枝修剪,談起該村花椒種植情況,村支部書記王清瑩滔滔不絕?!斑@里屬于渭北旱塬旱腰地帶,比較缺水,幾年前,在縣林業局倡導下,我們開始積極發展花椒種植,通過這幾年種植,花椒收益還是非常喜人的?!蓖跚瀣摳嬖V記者,目前,平均畝產濕花椒500多斤,干花椒就是100多斤,今年干花椒一斤能賣到21、22元,比種植小麥、玉米收益大得多?!半m然花椒收益不錯,但是我們還想充分利用花椒林下的閑置土地,套種中藥材,來進一步增加農民收入?!?/p>
“我們建設了1200畝柿子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共種植了全國105個柿子品種。其中柿創園占地面積200余畝,主要種植的是日本陽豐、大秋等甜柿子品種,通過水肥一體化發展高效農業,采取生物防治等有機措施,是園區內柿子標準化栽培示范、優良品種推廣和苗木繁育的重要場所?!痹谠萍鷳B園,總經理王震告訴記者,經過近十年的產業培育,園區充分發揮自身示范、輻射、帶動的作用,積極推動柿子種植產業化,目前已經形成以云集生態園為核心,范圍覆蓋永壽、彬州、長武、乾縣、眉縣等地區,柿子種植面積已達80萬畝,為園區示范帶動,柿果深加工提供了堅實的原料支撐。
永壽IP——品牌引領,亮麗名片
永壽縣擁有40萬畝槐林,每年槐花盛開時,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槐香,充分利用槐林資源,“槐花、槐蜜、槐花節”已經成為群眾增收致富、展示永壽形象的一張亮麗名片。
“我們依托豐富的森林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大力發展生態游、康養游、文化游、鄉村游,成功舉辦了21屆槐花旅游文化節,這也是持續發揮優勢產業、不斷強化地域IP、以產業融合之姿推進鄉村振興的成功實踐?!泵尚|說,永壽縣擁有“中國槐鄉”“關中綠肺”“天然氧吧”等美譽,是避暑休閑、觀光旅游的優選之地。近年來,他們利用互聯網、新媒體等平臺,加大對森林康養、森林旅游和林下經濟品牌的宣傳推廣力度,鼓勵龍頭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品牌建設和市場開拓,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帶動產業整體發展。
“我們還以打造綠色有機食品加工聚集區為目標,加快發展有機蔬菜、蘆筍、車厘子等高端果蔬種植,累計認證綠色基地18個、有機基地9個、名特優新農產品6個,‘槐鄉永壽’區域公共品牌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認證,農業產業架構實現革命性重塑?!泵尚|說,如今他們已經創建省級特色旅游名鎮4個,省級鄉村旅游示范村2個,4A級景區1個,3A級景區2個。2023年全縣旅游人數205.4萬人次,森林旅游63萬人次,旅游綜合收益14.5億元。
未來,永壽縣還將繼續發展森林旅游、林下經濟等產業,探索林下種植、林下采摘、林中旅游的“森林 ”經濟發展新模式,踐行“森林 ”經濟,助推高質量發展。
(本版照片由本報記者 周季 攝)
記者手記
林下生金,生態富民,既守牢生態底線,又捧好生態飯碗。采訪中,記者感受到,永壽縣鉚足干勁“點綠成金”。在以林藥、林菌、林果、林禽等為主的林下經濟上,勇敢嘗試,堅持做大基地、做強特色;在旅游供給上,推動森林旅游從傳統觀光向休閑度假游、生態康養游、人文民俗游、運動體驗游、研學營地游等多級發展,康養產品豐富。同時,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扶持,引導鼓勵支持群眾參與林業產業發展,降低農戶投資風險,鼓勵了更多的市場主體參與到“森林 ”產業中來。并不斷促進產業深度融合,擴大優質產品有效供給,努力構建傳統產業生態化、特色產業規?;?、新興產業高端化的現代林業產業體系。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