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雙碳資訊 > 固碳故事 > 正文 站內導航
[]

江西吉安:林改激活“四庫”新動能

媒體:江西省林業局  作者:皮筱婕
專業號:謝昊文 2025/6/23 17:20:07

在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浪潮中,江西省吉安市以“林長 林改”為關鍵抓手,將林改工作深度融入吉安市打好“十大攻堅戰”戰略布局,通過清單化管理壓實責任、制度化推進保障成效,探索出一條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收的新路徑,為森林這座“水庫、錢庫、糧庫、碳庫”注入澎湃新動能。

吉安市緊握集體林地“三權分置”鑰匙,完成集體林地延包169.2萬畝,并創新實施國有林場場外造林15萬畝,有效拓展綠色空間。掛點林長率先垂范,成功爭取中央財政國土綠化試點示范、贛江源區生態綜合治理、國家儲備林等重大項目,累計獲得中央資金支持超22億元。通過科學推廣“耙帶式造林整地、低產低效林改造”等四種高效模式,形成30個鄉土樹種全周期技術指南,累計完成國土綠化220余萬畝,造林面積與成效穩居全省榜首,畝均蓄積量提升1.05立方米,生態根基日益厚實。

依托覆蓋全域的“兩山”公司(林權收儲平臺),吉安市收儲碎片化集體林地57.6萬畝,新增規模經營主體90個,整合經營面積20萬畝。通過“國有林場 集體林”聯營共建、“強村公司 合作社”規模經營等模式,偏遠山區殘次林、疏林地實現集約化管理,森林蓄水固碳能力顯著增強。例如,安??h竹江鄉下沙村236畝油茶套種南瓜示范基地,通過“以短養長”模式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提升,成為全省林業經營創新典范。

吉安市聚焦“一縣一業一品”,規劃森林可持續經營產業示范帶13條(總長776公里),建設示范點217個(面積33.1萬畝),并加速建設吉水林化香料產業園、峽江林業科技示范園等6個特色產業園。

構建“3 N”現代產業體系。以中央財政油茶示范獎補為引擎,全市油茶面積突破330萬畝,年產茶油2.57萬噸,年產值達134億元,帶動36萬農民人均年增收2358元。同步推進“以竹代塑”產業體系,依托255萬畝毛竹林基地,年可采伐毛竹9000萬根,安福魯麗二期、井岡山全竹循環經濟產業園、萬安竹科技產業園等項目加速建設。林下經濟活力迸發,打造油茶林下套種中藥材示范基地23個,發展森林藥材種植23萬畝,林下經濟總面積達419萬畝,年產值194億元。

“金融活水”潤山林。發揮普惠金融試驗區優勢,吉安創新建立林業經營收益權證制度,已發放收益權證171本(覆蓋16.37萬畝),并開發林地收儲貸、香料貸、公益林質押貸等10余種金融產品,貸款余額突破60億元,推動林地流轉交易110萬畝。例如,九江銀行推出的林業經營收益權證貸款,為遂川縣山蒼子種植戶高青平提供50萬元授信,助力林下經濟規?;l展。

探索資源管理新機制。吉安市在全省率先開展林地占補平衡試點,完成10661畝補充林地入庫,永豐縣完成全省首宗林地生態修復占補平衡指標交易(538.5畝,64.61萬元)。同步推進濕地占補平衡,萬安、遂川等地完成濕地指標交易17宗,交易額達2702萬元。

碳匯經濟開新局。在遂川、吉水等縣開展林業碳匯試點,遂川縣簽約預售全省首單造林碳匯CCER項目減排量5469噸(價值54.69萬元),并完成首單水土保持碳匯交易2.0461萬噸(價值73.66萬元)。吉安縣省級森林經營碳匯項目預售2915噸,全市森林碳匯綜合能力穩居全省第二,年均吸收二氧化碳2.13億噸。井岡山市更創新“檢察 碳匯”模式,通過認購碳匯替代生態修復,推動司法與生態保護深度融合。

依托林長制的強大統領力,吉安市林地保有量、森林覆蓋率、活立木蓄積量三大核心指標穩居全省前三甲。全市組建縣(市、區)林業基層片區服務中心46個,服務網絡覆蓋全部215個鄉鎮,打通林業管理“最后一公里”。

創新體制機制。吉安市領跑全省出臺《吉安市林長制工作規范(試行)》,并與江西省林長辦共同編制全國首部林長制省級地方標準《林長制工作規范》,明確各級林長、護林員職責,構建“五大體系”“五項機制”,推動林長制規范化、標準化運行。首創市域監測預警圖斑判讀及運用機制,實現連續三年森林督查圖斑總數、問題圖斑數、問題圖斑面積和蓄積數“三下降”。

提升管護能力。嚴格執行松材線蟲病分區分級分類管理,疫情發生面積和病死株數連續四年大幅下降。推進國有林場分場半專業撲火隊標準化建設,防火能力顯著提升,相關工作獲國家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表彰。創新建立“林長 公安局長 檢察長 法院院長”協作機制,實現林業案件高效閉環處置。

化解林權糾紛。吉安市出臺《清理規范林權登記歷史遺留問題實施方案》,建立三級聯動調解機制,推行林權類不動產登記“一站式辦理”和“一表聯審聯批”服務,成功化解歷史遺留林權糾紛3389宗(涉及面積15.84萬畝),維護林區和諧穩定。

吉安市林改不僅激活了山林資源,更帶動了鄉村振興。通過“國有林 集體林”“國有林場 合作社 林農”等模式,全市30萬農民從林業產業中受益。例如,遂川縣云嶺林場與村集體合作,建設1951畝中藥材基地,帶動村級組織年增收5萬-10萬元,并引入摩托車越野賽事打造紅色摩旅小鎮,實現“林業 文旅”融合發展。萬安縣五豐鎮林下種植山香圓1200余畝,帶動120余名村民就業,預計3年后畝均純收益達3000元。

閱讀 176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