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全國林草動態 > 社團公益 > 正文 站內導航
[]

基于化石大數據和數值模擬的新生代特提斯海區域氣候演變

媒體:原創  作者:植物園聯盟
專業號:植物園聯盟 2025/5/30 15:06:21

特提斯海的進退消亡是新生代地球上發生的重大地質事件之一,它改變了海陸分布格局和水汽輸送路徑,對歐亞大陸乃至全球氣候環境和生物多樣性格局均產生了深遠影響。然而,新生代特提斯海區域的氣候演變仍然缺乏數據-模型的綜合性研究。同時,由于缺乏大數據和模型模擬的綜合分析,關于歐亞大陸地中海氣候的起源和演化仍然有很大爭議。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以下簡稱“版納植物園”)古生態研究組綜合植物化石大數據和模型模擬相互驗證的方法,整合了新生代特提斯海地區363個植物大化石點的數據,采用聯合概率密度函數法重建了10個氣候參數,并與HadCM3模擬的氣候結果進行綜合對比分析。此外,該文還結合降水和溫度提出了一個新的地中海氣候指數(Mediterranean Climate Index, MCI),并對地中海氣候的演化進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在全球二氧化碳(CO2)濃度變化的背景下,受特提斯海退卻和海峽閉合的影響,晚漸新世-早中新世特提斯西部地中海氣候演變形成、而特提斯中部沿岸逐漸干冷化,在青藏高原快速隆升的過程中,晚漸新世特提斯東部波動濕冷化。研究認為中始新世-早漸新世(距今約4800?2800萬年)中亞及歐洲盛行地中海氣候,中新世地中海氣候范圍急劇縮小,這一變化主要受夏季干旱范圍的驅動,新生代青藏高原及其鄰近區域幾乎未出現過類似現今的地中海氣候。

相關研究成果以中英文雙版“新生代特提斯海區域氣候演變及其驅動因素”和“Climate evolution and its driving factors in the Tethys Sea region during the Cenozoic”為題,發表在《中國科學:地球科學》和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上。版納植物園碩士研究生孟江波為第一作者,李樹峰研究員為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重點計劃研發項目、版納植物園“十四五”規劃子課題等項目的支持。

圖1.新生代特提斯海區域古植物化石點

圖2.基于最冷月均溫和降水的季節性差異計算的期望值和地中海氣候指數,以及地中海氣候分布區

圖3.新生代特提斯海區域地中海氣候演化

圖例說明:背景值基于HadCM3數值模擬計算的結果,圓圈值代表化石數據

閱讀 294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