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凌晨,大興安嶺十八站林業局森林防火感知系統捕捉到今年第一道地閃。指揮中心指令下達僅10分鐘,一支“追雷小分隊”攜帶無人機和GPS設備奔赴現場,對落雷點進行地毯式核查——這一幕,成為十八站林業局錨定“人為火不發生,雷擊火不過夜”目標的生動縮影。
春至興安,林區“綠色”復蘇與“紅色”火險同期而至。作為全國重點火險區,十八站林業局以責任落實、精準宣教、科技賦能和應急保障為抓手,筑起了一道生態安全“綠色長城”。
責任清單織密“聯防安全網”
“森林防火是林區人的第一責任,山有人看、林有人巡,火才能有人管?!绷謽I局防火指揮部專職指揮道出了責任落實的核心。
林業局扣緊“三清單一承諾”機制,落實9名處級干部包片組建前線指揮部,48名科級干部下沉認領1598個林班“防火責任田”,帶頭簽訂承諾書。春防以來,3支督導檢查分隊發現、整改隱患25處,確保責任落實無盲區。
全面激活地企聯防機制,與呼瑪縣、韓家園林業局簽訂協議,9個林場與4鄉2鎮23個村屯結對,抽調18名干部長駐村屯,組建百人群眾撲火隊,“地企聯動、林農聯防、同責同治”的責任網絡已悄然織就。
宣教矩陣掐滅“人為火星”
林農交錯地帶“地頭火”風險最高。在呼瑪縣白銀納鄉,村民老王剛下田,就收到駐村干部遞來的防火明白卡,老王笑著說“現在連上墳都用鮮花,誰還敢點火?”
針對春耕、祭祀、旅游、野外作業等風險點,林業局定制差異化宣傳方案,清明期間發放倡議書2000余份、鮮花500束,“五一”“端午”假期向游客發放防火明白卡3000余份,公路沿線布設防火旗陣5000面、橫幅300條,4753戶家庭簽訂承諾書,職工群眾轉發防火信息超3000余條,形成“目之所及皆警示”的宣教矩陣,讓防火意識深入人心。
“最高峰500人進山作業,人人持證上崗?!狈阑疝k主任說。崗前培訓與跟班作業監管掐滅了人為火險的星火。
科技賦能破解“雷擊火難題”
雷擊火發現難、處置慢,曾是林區防火痛點。如今,科技手段讓火情防控從被動轉向主動。林業局利用森林防火感知系統打造立體化監控網絡,在4座瞭望塔部署視頻預警相機,智能識別15公里內火點;22個入山卡口實行“人車拍照 火種探測”雙核驗;39支“三清小組”借無人機清山、清林、清河。
“我們正搶抓國家森林防滅火示范區建設的機遇,規劃新建三維閃電定位儀、綜合火險因子監測站及27個無人機巢基站,逐步完善“人技同防”體系?!鳖A警保障中心負責人介紹說。
應急練兵鍛造“春防硬實力”
去冬今春,林業局利用防火淡季開展“準備之冬”行動。600余名業務骨干歷經30天輪訓,精研指揮戰術、感知系統等12項課程,550人專業隊伍集結,185臺風力滅火機、1800件撲火工具嚴陣以待。春防以來,林業局以組織百余場體技能訓練、15次實戰演練,2次航空索滑降實機協同。
高火險期,180名精兵攜裝備機具進駐7個高危區域駐防,構建30公里半徑快速處置圈。
在綜合訓練基地,以水滅火特勤分隊2分鐘內完成水帶鋪設,索滑降分隊從13米高塔落地僅需8秒,撲火尖兵以“硬實力”守護生態安全。
來源:龍頭新聞·黑龍江日報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