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情雨林之間——海南雨林守護者工作紀實
http://www.hinews.cn/news/system/2021/06/06/032564483.shtml
帶上干糧,背上行囊,跨上摩托,伴隨著打破黎明的那一聲轟鳴,動物監測隊隊員們開啟了新一天的雨林調查。
在496.3平方公里的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吊羅山片區中,熱帶低地雨林、熱帶山地雨林和山地常綠闊葉矮林自下而上分布,峽谷縱橫、溪流環繞。這里共發現維管束植物2126種,脊椎類動物369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1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63種。
在吊羅山,動物監測隊隊員們日復一日地行走在雨林中,有過欣喜,也有哀傷,和這片雨林里的生靈一起譜寫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故事。
6月2日,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吊羅山片區,吊羅山動物監測隊隊長羅樊強進行觀測工作。 新華社記者 周佳誼 攝
那一刻,值了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亞洲小爪水獺是淡水河流生態系統指示性生物,主要以魚蝦、螃蟹為食,吊羅山水資源豐富,水質好,因此小爪水獺極有可能在這里出現。吊羅山動物監測隊隊長羅樊強和隊員們將尋找小爪水獺作為重要監測研究方向。
2017年3月1日,羅樊強在雨林深處溪流邊的土地和巖石上,發現了小爪水獺的足跡和帶有魚骨殘渣的糞便。為了能更“溫柔”地“捕獲”小爪水獺蹤跡,羅樊強和隊員們規劃了十幾條調查樣線,并在沿途布設紅外線自動相機。
一兩天走一條調查樣線,一次又一次地更換紅外相機電池和存儲卡、查看相機圖片,在期待與失落的循環往復中,終于在2017年12月24日凌晨4時30分,紅外相機拍下了小爪水獺的珍貴身影。在看到圖像的那一瞬間,羅樊強隨即和有關專家取得聯系,當確認這就是亞洲小爪水獺這一珍稀物種時,羅樊強激動地和同事相約,下班后喝了頓海南“老爸茶”,慶祝這一發現。
“所有的等待,在發現驚喜的那一刻,全都值了。”
小爪水獺的監測依舊在進行,目前海南已發現5只,且全部出現在吊羅山。
那一秒,痛了
在上山途中,動物學專業出身的羅樊強察覺出一絲不對勁,空氣中時不時飄來一種酸澀腐爛的味道,尋著氣味,只見一條3米多長的眼鏡王蛇盤臥在溪流邊的草叢里。
“是上游溪流把它沖下來的,本來就奄奄一息,又被鳥類天敵啄食,一番掙扎之后,最后死去。這可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長這么大也需要十幾年……”
那一秒,哀傷和遺憾在羅樊強臉上一展無遺,淚花在眼里閃爍,男兒的溫柔在此刻深情流露。“它從自然中來,就讓它再回到自然中去吧。”
羅樊強解釋說:“我們動物監測隊要做的,就是在保持雨林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完整性基礎上進行科學研究,盡量避免人為干擾。”
那一天,懂了
護林員周學回憶說,在一次上山攀爬途中,同事像往常一樣拽著樹枝上去,不料一條伏在枝干上的蝮蛇猛地竄出來,咬了他一口。經緊急處理后,同事被送往醫院,幸好救治及時,并無大礙。
因蛇致傷對雨林守護者們來說早已是家常便飯,即便如此,面對擋路的蛇,他們也不忍傷害。
一次巡山中,一條橫行霸道的劇毒蛇擋住了羅樊強一行人的去路,立起身體的蛇已進入準備攻擊狀態,這讓同行隊員們很是緊張。羅樊強果斷拿起了蛇夾,將它放歸山林。
險境之中,羅樊強的冷靜和勇敢,讓同行的年輕隊員林旋大受震撼。這次難忘的巡山經歷過后,林旋對這份職業又多了一份敬重。
“我很佩服隊伍中經驗豐富和知識淵博的前輩,我想一直向他們學習,在這里扎根,與這片雨林為伴。”林旋說。
(新華社???月5日電 記者張鑫超 田睿 曹思澄 周佳誼)
原標題:寄情雨林之間——海南雨林守護者工作紀實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