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全國林草動態 > 林草熱點聚焦 > 正文 站內導航
[]

為了草原的明天更美好

媒體:中國綠色時報  作者:王金梅 張一諾
專業號:于彥奇 2019/3/15 9:23:00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草原”成為代表、委員及社會公眾聚焦的高頻詞之一。

我國天然草原面積3.928億公頃,約占全球草原面積的12%,居世界首位。近年來,隨著我國對草原生態保護力度不斷加大,草原生態實現從全面退化到局部改善再到總體改善的歷史性轉變,但與世界發達國家森林茂密、草原資源非常高的標準相比,我國實現草原大國的目標依然任重道遠……

保護好草原生態獲生態紅利

通遼市草原面積占全市國土面積的近60%,草原良好生態成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通遼市委書記李杰翔說,保護建設好草原,是深化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基礎,也是實現農牧業和牧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前提。依托草原,通遼可以發展以科爾沁肉牛、肉羊為代表的綠色高端畜產品,既保護了草原生態,又提高了生產水平和經營收入。同時,通過引導牧區人口向二三產業轉移就業、進城鎮養老,促進草牧場有序流轉、集約經營,保證流轉收入、務工收入、政策收入穩定提高。依托悠久的草原文明和厚重的草原文化,發展極具特色的文化旅游產品。通過深度挖掘賽馬、科爾沁婚禮、版畫、蒙餐等多元民族文化,差異化開發旅游資源和特色旅游產品,打造一帶一路“敖包相會的地方”品牌,讓草原文化在新時代綻放更絢麗的光芒。

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薩如拉圖雅嘎查的廷·巴特爾被稱為“草原之子”,他扎根草原40多年,至今愈發感覺到草原生態保護建設的重要性:“我們內蒙古的牧民有責任保護好大草原,讓內蒙古的草原更美好。”

為更好地保護草場,廷·巴特爾提出“減羊增牛”的“蹄腿論”:按照草畜平衡制度,每5只羊折算1頭牛,養1頭牛只有4個蹄子踐踏草原,養5只羊卻有20個蹄子踐踏草原……廷·巴特爾提出的“減羊增牛、少養精養”,既保證了牧民的收入,通過減少牲畜頭數,不僅減輕了草場的負荷,讓草原得以休養生息,還能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2002年,薩如拉圖雅嘎查年人均收入僅為700元。改變生產模式后,薩如拉圖雅嘎查人均年收入達1.88萬元。此外,有200多種植物、100多種動物在這片土地上“安家落戶”……

加大草原修復力度筑牢生態屏障

錫林郭勒盟總面積20.3萬平方公里,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積達18萬平方公里,是我國草地類型和植被種類最齊全的草原地區,在建設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中具有重要地位。

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委書記羅虎在說,保護好錫林郭勒草原,始終是我們肩負的重大政治責任。

羅虎在告訴記者,錫林郭勒盟將從4個方面進一步加強草原生態保護建設,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建設美麗錫林郭勒:嚴格落實新一輪草原生態補獎政策和農區禁牧、沙地禁羊措施,加快畜牧業結構調整,處理好增收和增綠的關系,努力實現草畜平衡、牧民收入穩步增長。組織實施好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沙地水系濕地綜合治理、重點區域造林綠化等重大生態修復工程,不斷鞏固擴大生態建設成果。鞏固生態紅線劃定成果,抓好草原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等方面的制度建設,建立損害草原生態環境責任追究機制等。堅持用綠色發展理念引領產業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攻現代畜牧業、清潔能源和文化旅游等優勢特色產業,大力發展大數據、裝備制造、蒙醫蒙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任亞平說:“涉及內蒙古10個盟市、66個旗縣的2170.5萬畝已墾森林草原退耕還林還草迫在眉睫。這些森林草原的開墾,已使當地的生態系統遭到破壞,并已出現大面積沙化、退化現象,嚴重影響周邊環境和生態平衡,成為新的生態安全問題。”為此,任亞平建議將已墾森林草原納入退耕還林還草工程范圍,設立特殊區域生態修復專項,加大內蒙古大興安嶺地區生態修復力度,保護好“小三江之源”“全國第二大水塔”,守護好祖國北疆重要生態安全屏障。

期待青青小草成為大事業

“‘種子’保護,利在千秋!”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蒙草生態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召明對青青小草成為大產業極為期待:“目前,我國生態修復用種、牧草用種、草地草坪用種三大類的90%以上依賴進口。買來的種子能種出一片草坪,但種不出一片草原。”

結合企業多年馴化鄉土植物進行生態修復的實踐,王召明建議,應完善特色種業政策獎補機制,制定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成果轉讓機制,促進產業化、企業化發展。國家遴選具有科研能力、種質資源儲備、“育繁推”體系的企業,在土地流轉、機械化加工種植、良種補貼等方面給予長效支持。挖掘保護我國特色種業的品種,加快監管層對特色種業品種的審定。加強特色種業進口、貿易和市場流通環節監管,保護知識產品和品種權,加強產品品質監管,保護社會資本和企業的參與積極性。

“生態做成產業,才更有利于長久的保護。”王召明向記者介紹,作為以馴化鄉土植物進行生態修復的科技型生態企業,蒙草生態集團多年來依托先進的種質挖掘技術和野生植物馴化技術,幾乎走遍了北方大部分干旱半干旱地區,收集鄉土植物種質資源2000余種,植物標本2000余種、33000余份,土壤樣本40萬余份,努力為中國打造一座世界級的鄉土植物種質資源庫——“小草諾亞方舟”。

王召明更希望,未來可以建設“生態指數”監測評價系統,通過全域生態體檢形成量化數據和指標,挖掘縣域生態資源優勢和生態功能價值,為政府算好生態賬、為人民做好生態服務,為生態產業規劃及生態補償及評估提供決策支撐。“只要鎖定任何一個經緯度或草原植物,就能查詢到生態數據及草原保護修復的標準和方法,可為每一個農牧民的生產生活提供幫助,實現數據的‘大導航’和‘大利用’。”王召明說。

閱讀 1398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