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入夜
金海濕地公園里有一群閃爍著微光的夜精靈
猶如散落的星辰
為林間夜色增添了一抹夢幻氣息
它們就是黃脈翅螢
螢火蟲
黃脈翅螢 金海濕地公園
拍攝人:張秀珍
潮濕落葉層中的小精靈
厚重的落葉層、潮濕的土壤,這就是健康林下應有的狀態,也是螢火蟲最喜歡的生境。
在潮濕環境中的黃脈翅螢幼蟲
圖源:小紅書id:liliyaya
黃脈翅螢幼蟲,整體呈米白色,身形為紡錘狀,緩緩行動的它們是不折不扣的肉食者,它們的主要食物是“蝸?!?。
在金海濕地公園內,諸如細長細管螺、尖針管螺等蝸牛數量非常多,這里是螢火蟲的覓食樂園。
金海濕地公園的濕地環境
幼蟲的食物之一,細長細管螺
拍攝人:張佳愷
熒光閃閃的奧秘
在潮濕環境中成長一段時間后,黃脈翅螢幼蟲會羽化為成蟲,同時具備發光的能力。在成蟲腹部的最后兩節有著發光器,內部通過熒光物質互相作用產生的生化反應,發出淡淡的黃綠光。這樣的光亮不僅是同類的識別信息,同時也是螢火蟲獨特的求偶密碼。
黃脈翅螢 腹部特寫
圖源:積分昆蟲學insectaintegration.com
黃脈翅螢 成蟲
拍攝人:張佳愷
脆弱的小生命
正是由于黃脈翅螢需要使用“光”作為通訊方式,它們對于光污染異常敏感,城市的燈光會嚴重干擾它們的求偶及繁殖活動。同時,養護綠化使用的農藥、化肥、除草劑等,也會對它們的生存造成影響,這意味著它們非常容易因人類活動失去棲息地。
金海濕地公園的分時管理方案
黃脈翅螢過去也曾在金海濕地公園內有觀察到,但總體數量偏少,種群并不穩定。
自2024年起,金海濕地公園南園,即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區域采取9點后閉園,并關閉所有燈光,為環境內生物提供良好的休息、活動環境。結合重新引入鄉土植被、禁止農藥使用等措施,希望能讓諸如黃脈翅螢這樣的脆弱小生命在園內再度找到安身之所。
用觀察代替捕捉!
城市中的黃翅脈螢小小只,會發光,很可愛,但這絕對不是捕捉它們的理由。它們應該在林間自由飛舞,而非被困于玻璃瓶罐中苦苦掙扎,直至熒光泯滅。
夜間漫步在棲息地,請盡量減少使用強光手電,減少對生物的影響。如若看到螢火蟲,可以遠遠觀察,不要傷害它們喔~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