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林業局、教育部、中華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5月30日—5月31日在廣州市舉辦中國生態文明高層論壇。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烏云其木格出席開幕式并講話。她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我黨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和人類生存環境深刻認識的基礎上作出的重大決策,不僅對中國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影響,而且對維護全球生態安全、推進人類社會文明進程具有重要意義。各級黨委政府、各部門和社會各界要廣泛動員起來,為生態文明建設作貢獻。
烏云其木格強調,要把資源節約和加強生態保護擺在生態文明建設的突出位置。一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消費模式,逐步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和增長方式,加快節能減排技術的推廣應用,實現工業文明與生態文明的共贏。另一方面是要圍繞生態建設,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治理和改善我國生態狀況。
烏云其木格指出,在生態建設中,林業居于首要地位,承擔著特殊職能,必須切實抓好。一是林業承擔著建設與保護森林、濕地、荒漠生態系統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多項職責。二是林業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充分利用森林凈化空氣、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減少噪音、美化環境、調節氣候、防災減災的特殊功能,是滿足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需求的重要途徑。三是林業發展的好壞,關系到生態文明建設的物質基礎,關系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關系到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烏云其木格強調,建設生態文明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各級黨委政府、各部門和社會各界扎扎實實做好各項工作,共同付出不懈努力。一是需要行政部門的有力推動。各級黨委政府要堅持責任到位,措施到位,保障到位,履行好建設生態文明的職能。二是需要廣大群眾的積極參與。要開展生態教育,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價值觀,倡導科學、健康、合理的綠色消費觀,使人民群眾真正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者、推動者和受益者。三是需要專家學者的不斷探索,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科技支撐。四是需要媒體發揮宣傳發動作用,形成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良好輿論氛圍。
論壇期間,國家林業局、教育部、共青團中央授予了廣東省廣州市帽峰山森林公園、中國(臥龍)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福建省永安市洪田村林權改革紀念館、江西省井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蒙古青少年綠色家園等10單位“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稱號。
國家林業局黨組成員、中紀委駐國家林業局紀檢組組長楊繼平,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建龍出席論壇。中國生態道德教育促進會會長陳壽朋作了論壇主題報告。圍繞生態文明與生態建設、循環經濟、綠色消費、科技支撐、生態文化、生態教育、青少年責任、和諧城鄉建設等問題,12名領導干部、專家學者、企業代表作了演講。來自全國部分省市、部門的政府官員、專家和企業代表200余人參加了論壇。中國生態文明建設高層論壇以“倡導綠色生活、共建生態文明”為主題,倡導符合建設生態文明要求的生產生活方式,動員全社會支持參與生態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