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論壇內容 > 內容 > 正文 站內導航
[]

專家點評:林改為林農提供創業發展的舞臺

媒體:經濟日報  作者:厲以寧 孔祥智
專業號:林業新聞處 2010/11/4 8:48:49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給人們的最大啟示是,將億萬農民自行創業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還是那些人,還是那些土地,體制一改變,奇跡就產生了。當年農村家庭承包制的成功主要在于調動了農民創業積極性,當前正在推進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成功同樣在此。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促進了社會就業,并使人盡其才。通過林改,林業實現集約化經營,擴大了勞動力的需求,家里有承包山林的,勞動力不再外出,轉而上山從事林業,這樣就解決了農村勞動力就業問題,緩解了社會就業的壓力。農民發揮自己的才干,靠山林承包致富,成為名副其實的創業者。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另一突出特點是把民間資本引進林業建設。林改后林業發展前景廣闊,吸引了民間資本投資林業,這就解決了社會資金的投資出路問題和林業發展中的資本供給不足難題。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中首創的林地和林木可以流轉和抵押的規定,極大地促進了農業的振興和農民收入的提高。山區農民有了林權證,證實他們有了明確的物權,并通過林地和林木的流轉和抵押證實了物權收益的歸屬。這是林區農民致富的保證。

  林改促就業、興百業。林業及其附屬產業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尤其是其中的林下經濟及林業資源利用,如森林旅游、農家樂等,具有很大的吸收勞動力潛力。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有力地推動了林產業發展,拉動了森林旅游、農家樂和食用菌、干果、養蜂等林下經濟的大發展,實現了農村勞動力的充分就業,促進了農民收入的提高,這些經驗值得借鑒。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教授 厲以寧

(《經濟日報201010166版專版

 

  浙江安吉等地的經驗表明,延長并強化林業產業鏈條是深化林改的重要內容。湖北恩施等地的經驗表明,林改后,各地從轉變政府職能、強化政府服務角度積極探索配套改革,圍繞廣大林農密切關注的辦理林木采伐、木材經營與加工、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林權證發放與變更、林木林地流轉、林權抵押登記、植物檢疫等多項行政許可和事項,全力推進為民服務全程代理,既是林改的題中之義,又是深化林改的必由之路。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 孔祥智

閱讀 285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