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委常委 成都市委書記 李春城
成都是一座美麗的城市。近幾年來,我們著力于進一步提升城市的品質和綜合競爭力,按照“堅持科學發展、構建和諧成都”的要求,圍繞“把成都建設成為中西部地區創業環境最優、人居環境最佳、綜合競爭力最強的現代特大中心城市”的目標,大力推進森林城市建設,努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使這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更加充滿生機與活力。目前,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36.15%,建成區人均公共綠地面積指標達到9.22平方米,先后榮獲國際舍斯河獎、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最佳旅游城市等多項榮譽稱號。
一、以科學的規劃引領森林城市建設
我市在推進森林城市建設中,堅持以科學規劃為先導,將生態建設與經濟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
(一)把森林城市建設納入城市總體規劃。我們堅持將城市森林建設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和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在認真分析成都城市功能、地理資源、文化底蘊等基礎上,按照建設具有優良生態環境宜居城市的要求,明確了城市森林建設、生態景觀、生態保護等空間布局,劃定了資源和環境控制區域,確定了水系、山體、都江堰灌區、歷史文化遺產、城市開敞空間、氣流通道、生態綠地、生物多樣性通道等八項控制要素,為實施城市森林建設提供了基本藍圖。
(二)科學系統地編制森林城市建設規劃。堅持城鄉統籌和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原則,按照市區、近郊、遠郊?!叭灰惑w”建設的思路,制定了《成都市城市森林建設總體規劃》,系統地編制城市森林體系規劃、城鄉綠色平衡體系規劃,規劃建立以生態屏障、生物多樣性通道、氣流通道為豐要內容的城鄉生態系統及“藍脈綠網、四圈七片”的主城區園林綠地系統,利用城市的自然“山水格局”,以大城市帶大郊區、建大園林的構想,分別制定控制要求,建立“三區、三網、三林、多點”的城鄉森林生態體系和“兩網、四圈、八楔”的城區森林生態體系,營造立體綠化網絡,形成了城市與森林相依存、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相輝映、人與自然共和諧的城市建設格局。
二、以科學的方法推進森林城市建設
森林城市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我們緊密結合近幾年我市推進城鄉一體化的實踐,將森林城市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統籌推進,努力取得綜合效果。
(一)城鄉一體統籌推進。按照推進城鄉一體化的總體規劃,分區域多形式地推進城鄉生態體系建設,形成覆蓋城鄉、各具特色的生態建設良好格局。在中心城區,全面實施地面、屋頂、墻體等立體綠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綠化總量,共完成屋頂綠化200公頃,城區墻體垂直綠化l46萬平方米。在近郊農村,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建設城市生態屏障林,形成了以“五朵金花”、兩河、永康、綠舟、北湖等公園為代表的l0大城市“郊野”公園,徹底改善了近郊農村生態環境和城鄉面貌,獲得“鮮花盛開的村莊,沒有圍墻的公園”等美譽。在遠郊農村,堅持生態建設與生態保護并舉的原則,大力發展特色生態農業和林業產業,實施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生態移民等行動,增加森林綠地,形成了一批以青城山為代表的生態示范區和城市的生態屏障。
(二)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統籌推進。堅持生態建設與經濟建設共同發展、相得益彰,是近幾年我市推進森林城市建設的成功實踐。針對成都人多地少、資源緊缺、環境脆弱的實際,我們把森林城市建設與新型工業化、新型城市化、農業現代化結合起來,積極推進工業向集中發展區集中、農民向城鎮集中、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有效克服了過去“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發展格局,促進了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實現了可持續發展。通過高起點、高水平地規劃、建設一批集休閑、生態、文化、旅游等一體的森林公園、農家林園和郊野公園,大力發展優質花卉、優質木竹、優質茶葉等生態產業,加快了現代農業和服務業發展,促進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三)生態建設與生態保護統籌推進。加強生態保護是建設森林城市的長效之舉。我們綜合運用行政、經濟、法律等手段,把生態建設和生態保護有機結合,同步推進。深入實施全民植樹運動,大力開展“母親林”、“畢業林”、“夫妻林”、“軍人林”、“企業林”、“市民林”等義務植樹活動,讓市民在建綠興綠的實際行動中增強愛綠護綠的意識。對國家級、省級和市級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永久性綠地等區域實施強制性保護,堅決禁止開發破壞生態環境的項目。同時,規劃和建設一大批森林、濕地等多種生態類型的生態保護區,加強城市生物多樣性、重要水源森林植被與濕地資源保護,努力把成都建設成為林水相依、街綠如煙、鳥語花香、魚翔淺底的美麗之城。
三、以科學的機制保障森林城市建設
建設森林城市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我們十分重視體制機制創新。通過推進一系列改革,建立形成了推進森林城市建設的長效機制。
(一)理順管理體制。長期以來園林綠化與林業建設各自為陣,職能重疊。加之受城鄉二元體制的影響,城鄉綠化管理體制分割,形不成有機整體。為此,我們積極適應森林城市建設的需要,撤銷了市林業局、市園林管理局,合并、組建了市林業和園林管理局,對城市的林業發展、綠化建設實行統一管理,各區(市)縣也相應進行了機構調整,理順了森林城市建設的管理體制,實現了城鄉林業、園林建管并軌、養護同步。
(二)完善投入機制。建設森林城市需要解決錢從哪里來的問題。近幾年,我們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時,積極推進投資體制改革,大力實施城市經營,從上到下建立了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多元化資金投入機制,共吸引資金262億元,實施了城郊森林公園、水環境綜合整治、沙河綜合整治、天然林保護等一大批重大工程建設,實現了森林城市建設與城市經營良性互動。全面開展林業產權制度改革,積極探索建立產權歸屬清晰、經營主體到位、責權劃分明確、利益保障嚴格、流轉規范有序的現代林業產權制度,為擴大市場融資創造條件。同時,開展向義務植樹人頒發《林木產權證》的試點工作,實施樹木認養認購和有償命名,鼓勵市民捐資種植紀念樹、紀念林。
(三)健全法規體系。先后頒布了《成都市城市園林綠化條例》、《成都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條例》、《成都市城市綠線管理實施辦法》、《成都市林業行政管理條例》等一系列地方法規,制定了《成都市生態環境綱要》、《關于開展農村環境污染綜合整治的意見》等重要規范性文件,使成都森林城市建設走上了依法建設、依法管理、依法保護的健康發展的道路。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