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改穩移民
“林改暖了心窩子,鼓了錢袋子”。談起林改,重慶市萬州區太龍鎮太陽社區村主任、三峽庫區移民李承學很有感慨。
地處三峽庫區腹心的萬州區,人地矛盾突出,移民強烈要求分到林地,爭山爭地成為熱點問題。在林改過程中,萬州區注重穩定庫區移民,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目前,全區28個移民鄉鎮已全面完成明晰產權、承包到戶的改革任務,2009年全區移民人均獲得林業收入670元,同比增長27%。
在林改中,萬州區堅持平等分山,做到“四個一樣”:即移民和非移民人均分山面積一樣,林地質量一樣,享受集體林利益分配一樣,享有林地承包經營權一樣,按照規范程序,做到陽光操作,移民分山到戶率和林權登記率均達到100%。同時注重抓好糾紛調處,全區沒有移民因林改上訪。
林改富移民
對移民鄉鎮的重點公益林和一般公益林,萬州區分別按每年每畝4.75元和0.7元的標準予以補償;林木、竹材育林基金征收比例由20%—25%降低到10%;對規模種植名特優果樹、中藥材和食用菌并幫助移民增收的專業大戶和自主創業移民,給予獎補;對新辦農產品加工企業,吸納移民就業的微型企業,按照注冊資金的30%—50%的比例予以補助,并在稅收、行政性收費和融資上予以支持。
林改有力地促進了林業經濟發展和移民增收致富。林改以來,萬州區共引進和培育林業經營企業31家,發展林業專業戶203家,實現林地集約經營36.5萬畝。成都黑金果業在瀼渡鎮流轉承包5000畝林地種植葡萄,6500名庫區移民人均每年收入土地租金423元, 1000名移民在葡萄園務工,人均打工年收入6000元以上。
“落實林改,發展有搞頭,生活有盼頭,致富有奔頭”,新田鎮五溪村主任、“重慶市移民先鋒”冉振愛說。通過林改,五溪村投入1000多萬元發展林下產業。2009年,全村在林下養白鵝、種植筍竹、桂圓、柑橘、荔枝等,年收入達153萬元,庫區移民人均純收入4900元,比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高430元。
(《人民日報》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