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文化的屬性上說,生態文化是一種涉及社會性的人與自然性的環境及其相互關系的文化。
2、從文化的功能上說,生態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現在:能正確指導人們處理好個人與自然之間的個體利益關系;能科學地協調好人類社會與生態環境系統之間的整體平衡關系。尤其是后者,能使人類與自然的關系達到一種和諧的、可持續發展的狀態。
3、從文化的載體上說,生態文化的載體包括:可持續農業、林業等綠色行業;一切不以犧牲自然生態環境為代價的生態產業、生態工程、綠色企業;有綠色象征意義的生態意識、生態哲學、環境美學、生態藝術、生態旅游及綠色生態運動、生態倫理學、生態教育等。
4、從研究對象上說,生態文化是一種有關人與自然關系的文化。探討和解決的是人與自然之間的復雜關系。
5、從文化的時空上說,生態文化既具有傳承性,又具有國際性。
生態文明建設是全社會共同關心的熱點話題。本課程是我國高校首次開設的新課,緊扣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現實需要,結合國際、國內實際,系統梳理生態文明理念、發展目標、綠色生產、綠色生活、綠色城市、綠色行政、法律制度、生態文化、建設評價等內容,力求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展現我國生態文明領域研究的最新成果。